近年来,随着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短视频版权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论坛“短视频版权保护与创新”分论坛上,来自版权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著作权人代表等,共同探讨短视频版权保护面临的难题和应对之策。
前不久,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依法没收短视频运营者李某违法所得1.4万余元,并罚款1.6万元。原因是李某为吸粉引流,牟取非法利益,未经权利人许可,对视听作品《三国》进行简单删减切条,制作了280余段《三国》短视频,并在其运营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中进行大量传播,侵犯了权利人版权权益,短视频侵权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快手、字节跳动等短视频平台版权方面工作人员表示,大量侵权内容的存在影响平台持续发展,但是如何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更完善的监管体系,解决短视频侵权问题,是他们目前面临的难题。
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互联网问题
短视频侵权乱象何时休?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秀玲认为,针对短视频领域出现的侵权行为,既要通过行政管理部门持续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整治短视频恶劣侵权行为,同时也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用户管理,包括实名制管理,建立主动过滤机制等。
同时,由于短视频版权涉及的使用场景是众多权利人面对众多使用者,因此要探索集体管理机制,建立一站式高效的授权解决模式。
杭州互联网法院审判二庭副庭长叶胜男提醒短视频内容创作者,面对海量短视频时,传统的取证方式成本非常高,因此创作者可以尝试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在创作初期形成证据。创作者完成一个产品后,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区块链的方式上链,进行信息登记,这就有了初步的版权证据。随后,创作者还可以找到一些行业协会、权威机构对存证进行认证,做进一步确权。
此外,创作者在使用短视频作品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水印形成标识码,再以区块链的方式给各个平台,平台不需要再做复杂的机器比对,只需要做权益识别码的识别,即能很快做出侵权行为识别。(陶稳)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