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频繁调取个人数据 软件后台在干啥

发布时间:2021-11-03 22:59:23 推广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小时内某平台获取位置16次 读取及修改照片和文件121次

频繁调取个人数据 软件后台在干啥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又重回大众视线。此前,就有博主晒出iPhone手机更新系统后,发现很多主流软件都在后台频繁获取用户信息,对用户隐私安全造成威胁。北京青年报记者实测发现,确实有不少软件频繁调用个人位置和图片信息,甚至有社交软件一小时获取定位达到75次,如此频繁调用隐私信息,他们到底想干啥?

现象

个人App授权后被频繁调取信息?

市民刘女士向北青报记者爆料,10月30日,她在某App购物后,因频繁被推送“附近商品推荐”,于是便关闭了应用的位置权限。但没想到系统提示“需要同意该隐私权政策才能继续使用”。刘女士选择了“仍不同意”按钮,没想到软件闪退且无法再继续使用。当她再次尝试,并在页面点击“查看协议”,才发现上面写着:“基于您的明示授权,我们可能会获取您的位置,为您提供附近的商品、店铺……您有权拒绝或取消授权”。当她点下不同意该协议按钮时,软件依旧无法使用。

不过,针对App过度索取手机权限的问题,网上就一直诟病不断,10月8日,就有用户贴出截图称“iOS版微信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根据用户描述,新版iOS15的“隐私”功能有“记录App活动”,可以存储7天内App访问位置或麦克风等数据。上述用户发现,某社交平台App在用户未主动激活应用的情况下,在后台数次读取相册,每次读取时间长达40秒至1分钟不等。

该用户同时表示,发现多款国产软件也存在后台频繁读取用户相册的行为。如此频繁地调取隐私数据,让很多网友开始担心自己的隐私安全问题。

调权限属正常行为 但平台要掌握好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此前权限强制、滥用的问题突出,用户不想用这个功能,平台却强制使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以后,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他表示,如果权限被开通后,获取的信息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App索要相机权限一般是为了拍照、扫二维码,要地理位置就是定位导航,这些在相关隐私协议里都写得很清楚。但目前仍有些细节确实存在问题,比如读取的次数,本来可能只需要10次,最后获取了20次。

此前的情况更严重,读取次数能达到几百次上千次,如今次数只是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这在检测过程中一般不会被判定成违规,“需要调权限有很多是因为安全风控的问题,比如账户异地登录,平台会拿这个去判断,原因非常复杂,只要控制在十几次内,基本上都不是什么问题。”何延哲表示,后台读取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是需要看频率,如果账户存在异常会通过后台读取进行探测,不一定会将数据读走。“这要看是单纯验证位置,还是上传数据,后台的事情不合理因素更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董振杰 宋霞)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