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徐秀红 王旭颖)近日,吉林省蛟河市九九鸿家庭农场的全体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把胖乎乎的地瓜和圆滚滚的土豆摆放整齐,打包装箱。“今年这两个月更忙了,家庭农场升级成公司后,销售渠道扩大了,活儿多了,更累了,可是我们却更有干劲了。”蛟河市九九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宪翠兴奋地说。
九九鸿家庭农场坐落在蛟河市天岗镇岗子村。岗子村是丘陵地带,黄沙土质,特别适合地瓜与土豆的生长。因此,该农场主要种植地瓜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家庭农场成立初期,为了获取村民的信任,也为了更好地推广村里的地瓜,张宪翠申请注册了“满窝娃”商标。
今年年初以来,为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蛟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组织工作人员下乡入户,广泛宣传“个转企”相关政策,重点宣传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对比优势以及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公众对“个转企”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进一步激发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了解到“个转企”的诸多实惠后,5月31日,张宪翠主动来到蛟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家庭农场“个转企”登记,当天就通过“个转企”绿色通道,将蛟河市九九鸿家庭农场(个人独资企业)升级为蛟河市九九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张宪翠表示:“家庭农场虽然经营管理灵活,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是就会遇到一些制约的,只能小打小闹,要想发展壮大,还得变身成公司。”
“个转企”后,蛟河市九九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逐步走向了管理规范化、产品订单化,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从以前的线下“个人对个人”模式逐渐发展为线上线下的“公对个人”和“公对公”模式。张宪翠说:“转企后,公司可以公对公开发票,再加上我们的农产品本来口碑就一直不错,因此受到了更多企事业单位的认可。这不今年10月份,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蛟河市实验中学、蛟河市机关幼儿园等7个学校在我们这订购了土豆8000斤,蛟河市农业农村局和公安局订购了地瓜1000斤,吉林市农科院订购地瓜2000斤……不到一个月,我们2万余斤地瓜和土豆就全部销售一空。”
九九鸿家庭农场的华丽变身得益于蛟河市大力推进“个转企”工作。年初以来,为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优化市场主体结构,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蛟河市继续实行“个转企”双轨制注册登记的“绿色通道”,先后制定下发了《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工作方案》《关于调整蛟河市“个转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引导重点行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从登记便捷准入、优化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个转企”。
截至10月末,蛟河市共有135户个体工商户完成了“个转企”。据蛟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赵东威介绍,为进一步推进“个转企”,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发挥蛟河市“个转企”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了重点转企行业、引导转企培育库和企业跟踪联系帮扶台账;三是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牵引作用,有目标、有选择地对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宣传“个转企”优势;四是设立“个转企”双轨制注册登记的“绿色通道”,快捷便利地办理登记手续,压缩审批时限,确保相关扶持政策落实。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