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孝老爱亲的蛟河村民张清江

发布时间:2021-11-10 21:53: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王寿生 赵鑫 报道)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共评选出68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54名提名奖获得者。吉林省蛟河市天北镇三个顶子村村民张清江荣获“孝老爱亲”类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6日下午,张清江载誉归来,也让他的事迹再次进入公众视线。面对亲人,他不离不弃;面对困境,他没有退缩。27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位残疾哥哥的生活起居,没有丝毫怨言,再苦再难都没有想过放弃。他为两个哥哥筑起一道爱的城墙,用实际行动演绎着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

张清江今年58岁,他的大哥先天性聋哑,三哥三级肢残、伴有智力障碍,两人都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娶妻生子。

上世纪90年代初,张清江4年间痛失3位至亲,他的父亲、母亲先后病故,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8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儿子。那是张清江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张清江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悲痛,主动接过照顾两位残疾哥哥的重担,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整整3年,他常常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照顾两个哥哥,洗尿布、熬米汤、缝衣服、挑水劈柴……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有人劝他把孩子送人,也有人劝他把哥哥送走。张清江一个都没有听,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咬牙也要把日子撑下去,照顾好哥哥们和孩子。

1996年年底,他与王树霞结婚,她也是农民。王树霞觉得张清江是个好人,和他一同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

张清江夫妇用爱筑起城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手足之情。

两个哥哥有残疾,却是张清江心尖上的宝贝。8亩耕地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张清江精打细算,除去日常开销,都是先紧着用在两个哥哥身上。张清江对哥哥们很大方,却从不舍得为自己花钱,他穿的是村民送的衣服,吃的是咸菜。他们一家日子清苦,却其乐融融,充满和谐与温暖。有时张清江外出办事,时间稍微长点,大哥就会打着手势打听,三哥也会用含混不清的语言,问他啥时候回来。

如今,张清江的大哥74岁、三哥65岁,张清江也已经58岁,但是照顾两个哥哥,他依旧亲力亲为,给他们洗头、擦脸、刮胡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街坊邻居提起张清江,总是赞不绝口。张清江却说两个哥哥是父母留给自己的宝贵亲情财富,“照顾亲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村民们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蔚然成风。

据了解,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五类。

6日,张清江载誉返吉。对于获得的荣誉,他难掩激动的心情说道:“真是没想到我能去北京领奖。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能走到今天,还是感谢咱家乡人。”张清江表示,今后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示范作用,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