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浙江援青医疗团队把最深的情谊洒在海西

发布时间:2021-12-23 00:06: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建丰 报道)“留给我们奉献高原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需要倍加珍惜,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与精神风采留给青海”,这是第四批浙江援青医疗队始终不忘的准则。自2019年8月援助青海海西州人民医院以来,他们的一腔真情焐热了当地老百姓的心,也成了这个冬日最温暖的故事。

当地群众都有陈医生的电话。说到陈水芳医生,海西州的老百姓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陈医生我们都认识,他的电话我们都有。”

作为本次援青医疗队领队,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水芳带头把私人电话贴在了诊室门上、捐赠的免费共享轮椅上和为老百姓义诊咨询服务的各种微信群里。

在陈水芳的带领下,医疗援青团队7位专家都自愿把私人电话写在浙江援青专家工作室诊室门上,随时接受群众及本土医护全天24小时的帮扶需求与紧急召唤,不分白天或者黑夜。按照当地群众的话来说,那就是“一串小小的手机号把我们和医生的距离拉近了,也把我们的心焐热了”。

这是陈水芳来到青海后首推的感动式服务理念。他主动成立院长接待日,进村入户开展义诊,为病人送医送药。初到海西,他便把获评“浙大好医生”的15万元奖金捐给海西,还自费近3万元购置20辆轮椅捐给海西州人民医院供各族群众零手续借用,为急危重症及老弱病残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20年1月,陈水芳在Z21次进藏列车上抢救下一个才7个月大的重症肺炎藏族小孩,并护送母女一行3人提前在德令哈下车,捐助6000多元为其提供救治,同年4月,他救助下血小板低下伴颅内血肿的回族同胞,捐助了5000元;6月,他全力救助了患骨肿瘤的低保回族残疾少女,帮助其恢复行走,开启了崭新生活。

一次次感人的举动写下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受陈水芳的影响,陈博、吴金彦、尹立军、王一凡、沈淼、周书来等援青专家们结合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也自费4万余元向医院捐赠了骨科显微手术器械、腹腔镜专业训练模具、气管镜探查训练模具等一批手术器械和教学训练模具,填补了医院相关器械及专业训练模具的空白。

2020年,为防疫抗疫,陈水芳没有回家过年,与当地所有医护人员一起坚守岗位。2021年,当青海省疫情防控形势趋紧,浙江医疗援青专家全队请缨,放弃原本由浙江援青指挥部统一安排的回浙休整计划,集体写下一封决心书,要求参与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援青以来,陈水芳先后获评“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等荣誉称号,这位最远到过西非、最苦赴菲律宾援助救灾、最险参加过两轮抗击非典的医生,这次又在浙江以西2600公里以外的海西州各地留下足迹,践行着人民至上、服务基层的扎实作风。“做一个有情怀有价值的新时代可爱援青人”,陈水芳这样说。

倾情援青结出硬核硕果。今年10月,由海西州人民医院本土专家通过DSA造影确诊的脑干出血患者,在浙大一院脑血管专家的共同支持下获得治愈新生。这样的医疗救治“五大”中心,在浙江援青的组团接力帮扶下取得了硬核突破。其中创伤中心已拥有5位掌握微创开颅手术技术的本土专家,大大降低了脑出血致死致残率;胸痛中心已培养2个有资质本土专家团队,仅2020年就完成介入手术100多例,有效挽救了100多个心肌梗塞患者及家庭;成立了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及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本土团队已具备独立救治气管插管并应用呼吸机患儿能力,2020年保障了50多个此类家庭的幸福;还改造了妇产科一体化产房并改进了围产期危重孕产妇评估、诊治与康复流程,有力地保障了母婴安全,纠纷事故直线下降。

7月,浙江援青专家陈博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了省州首例断肢再植并全拇指再造术,他不仅把先进的手足显微外科及皮瓣移植技术引入海西,半年多来已救治了50多例断肢再植、再造及皮瓣移植患者,而且教会了3位本土医生可独立开展显微外科手术,通过技术帮扶发挥精准造血作用。

目前,海西州人民医院本土专家已基本掌握80%以上的三级医院核心技术,广泛开展了无痛支气管镜、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腹腔镜、输尿管镜、微创颅脑手术、心脑与周围血管介入手术、膝关节镜、血液净化、人工肝及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等技术,还相继成立了数个临床诊治中心、全国疑难病多学科专家会诊微信群、浙江援青专家工作室及浙江知名专家工作站,有力巩固了海西州各族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及脱贫攻坚成果,被青海省卫健委首家现场宣布通过三乙医院复评;呼吸内科被青海省卫健委新增为青海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

同时,为实现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普惠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医疗团队联合阿里成功开发了海西州移动医生“一张网”平台。2021年8月5日,海西州人民医院外科薛顺录医师主管的患者,在胆囊术后3天出现糖尿病问题,便通过移动医生平台向浙江营养专家组轻松发送的会诊单,因专家随时可通过手机看到该患者的门诊住院包括检验检查影像护理病程医嘱等几乎所有信息,还可以视频联系医患,保证了会诊质量及高效,所以薛大夫不久就收到了浙大一院营养专家回复的精准优质会诊意见。

同步地,团队还创建了涉及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诸方面的现代医院管理移动应用体系,目前已开发了70余条移动高效工作流程,促进了基于“三甲”医院管理需求及质控要求的制度流程无纸化规范管理建设;开发了医院移动智能质控三色系统,提升了全院质控监测保障与持续整改能力;有风险操作或疑难疾病诊治移动高效可动态质控流程体系也正在建设中,构建起了医院移动质控系统的“智能网”。

今天,越来越多的海西干部职工、省州群众、援青干部人才都愿意接受海西州人民医院的体检服务和关键诊疗。来自浙大一院、浙大妇产医院、浙大儿院、浙大浙江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及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等6家浙江省三甲医院派出的浙江援青医疗团队在青藏高原发扬新时代浙江援青精神,把最深的情谊洒在海西,为巩固海西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保障共同富裕做出了硬核贡献。近期以陈水芳专家为代表的先进事迹被浙青两省多个部门发文号召学习并举行了多场学习报告会。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