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经济

和龙:冬日农闲变农忙,美好生活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2-01-14 22:13: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元博)往日到了冬季农闲时节,农活少了,农民都开始了冬歇,而今却是大不相同。入冬以来,吉林省和龙市各村利用农闲时节,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新政策、美化村容村貌,将“冬闲”变成“冬忙”。

冬闲变冬忙,人勤产业兴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春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时下,已是隆冬时节,和龙市东城镇太兴村腾鑫水稻加工厂还在加工优质大米,工厂里的村民三五成群地忙碌着,让原本寒冷的天气也变得热热乎乎。

冬闲变冬忙,变化的不只是“节令”,更是希望和信心。和龙市积极引导农民变冬季农闲为农忙,拓展棚室种植、畜牧养殖、庭院经济多元增收渠道,并利用冬闲时节认真谋划产业发展之路、对已有产业进行冬季管理,确保来年有个好光景。如今,和龙市产业园多了,土地撂荒的少了,群众自发搞产业的多了,冬天里“地不荒、人不闲,田间地头找大钱”已然成为和龙农户的真实写照。

冬闲变冬忙,科技促振兴

“专家您看,我这个水稻在育苗时咋总出现这个问题?”“老师,快帮我看看,这水稻的叶子这是咋回事啊?”……虽然外面已是数九寒冬,但头道镇新民村却热火朝天,这边有农业专家答疑解惑,那边有工作人员发放实用的科普图书,吉林众鑫绿色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水稻基地就在附近还可以实地学习,好一派热闹景象。

每年的12月至来年4月,和龙市科学技术协会都会举办“科技之冬”活动,邀请省、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以本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等为重点,依托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基地,组织专家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着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确保村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全面提高了种植户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使“冬闲时节”变为农民学习普及科技生产知识的“冬忙时节”,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科技套餐”,为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农闲变农忙,政策入民心

“以往冬天我就窝在家里做饭、收拾屋子,生活很单调,我们文化也不高,国家有很多好的政策,我也不懂,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联系人经常到我家里来给我讲政策,讲各种生活常识,有时候还送一些生活用品,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八家子镇上南村的村民李贞姬说。

和龙市对所有在家农户落实包保联系人,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所有驻村干部、包保联系人定期进村入户,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唠家常,想出各种办法把惠民政策讲细、讲透、讲实、讲到农户的心坎上,并为他们讲解用火、用水、用电安全常识,农业科技知识,全面了解村民实际,所需所盼、困难问题等,增强农户获得感、幸福感、提升满意度。

农闲变农忙,宜居新气象

严寒冬季,陆续下了几场大雪,全市的各个村庄都变得银装素裹,不仅出行带来不便,也给环境卫生带来了很多影响。

南阳村村民赵新琴正带头用铁锹清理村部角落里机械清理不到的地方,“冬天了,地里也没什么活了,我在村里担任生态护林员,其他时间我也没什么事,我这人闲不着,看着村里哪不干净,我就帮着清理清理,一天闲着不也闲着嘛,村子是每天待的地方,环境好了看着心里也舒畅啊。”无论是自家的环境卫生、村部卫生清理还是村庄清洁活动,到处都能看到赵新琴的身影。“国家的好政策,这么多干部的努力,我们现在生活过的也好了,得为村里出点力啊!”

为有效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成果,和龙市利用今冬明春农闲时间开展“整洁院落、干净居室、清洁村部”专项行动,全市各村掀起了庭院、居室、村部环境集中整治热潮,动员和组织村民积极参与行动,构建镇村、帮扶单位、社会、村民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