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网络剧:从流量至上回归内容为王

发布时间:2022-02-24 00:29:27 推广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台网互动深化和技术创新驱动下,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文艺创作标准逐渐趋同,网络剧的内容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迭代。网络剧的发展更强调精品化的方向,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从流量至上回归内容为王。创作愈发重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深度介入社会现实逐渐成为网络剧发展新气象。

新气象首先表现在网络剧对时代变革题材的介入。主旋律网络剧的题材更为多元,注重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建构观众的认同感和主流价值观。同时,这些网络剧试图在传统主旋律叙事与新生代网感叙事之间探索柔性表达的路径,形成一种生活化、浪漫化的美学风格,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脱贫攻坚题材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直面乡村社会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青年视角真实刻画乡村生活,以影像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焕发新的活力。《一起深呼吸》则开拓了网络剧在援外医疗领域的题材空白,体现了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以及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道主义担当。

总之,随着精品化发展不断深化,更多强调社会效益的网络剧涌现出来,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更能够培育观众的审美趣味,产生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诚然,具有社会介入性的网络剧也会存在矛盾冲突套路化、剧情设计浮夸突兀等问题,破坏真实的生活质感,使立意失焦。并且,类型元素的过度堆砌和生硬嫁接亦会导致叙事的碎片化和拼贴感,折损介入现实的力量。

网络剧的社会介入应真正“源于现实”,从丰富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但又要“高于现实”,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反思性,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我们期待新的一年,网络剧的创作能进一步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升文艺品质和境界,增强网络视听产业的供给侧优化,营造健康优质的网络内容生态。(袁梦倩)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