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一曲古韵的多彩变奏

发布时间:2022-04-06 21:44:00 推广 来源:人民日报

创新曲目和表现形式、探索贴近现代审美的呈现方式、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近年来,民乐不断推陈出新,以好听、好看的年轻化表达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以往相对小众的民乐也收获了更多关注,并不断在内容创作、表现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融合艺术与技术,拓宽发展路径。山水映衬下,琴、阮、箫、笙等依次亮相。背景画面一转,丝路驼铃、西域市集渐现,琵琶、二胡、唢呐、箜篌、羯鼓奏响音律。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介绍:“《齐天乐》的创意和形式都是全新的。每件乐器可以和一个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物又可以和一个故事联系在一起。”

除了节目本身,《齐天乐》还运用XR技术,营造出一个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令观众如同置身星空之下、山水之中和敦煌石窟之内,带来震撼的沉浸式体验。

《齐天乐》并不是中央民族乐团第一次进行“传统+时尚”的探索。今年1月6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二十二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上,中央民族乐团和苏州交响乐团合作,组成了“民乐+交响”的百余人乐队阵容联合演出,通过中国故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运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舞台技术,实现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创新。

“观众肯定我们探索的成绩,给了乐团所有人极大的鼓励,也鞭策我们继续把中国故事讲好。”赵聪说,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不断探索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乐团一直大胆地走在新民乐探索之路上,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全方位、多维度地引领民族音乐的创造、创新和创意之路,致力于树立民族音乐好听、好看的形象,不断拓展民族音乐的发展路径。

贴近时代审美,探索鲜活表达。“过去的音乐类节目大部分基于流行音乐审美,如今涌现的以民乐等经典音乐为题材的节目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何天平认为,此类节目创造性地对经典进行当代演绎,通过音乐人的新表达、音乐态度的新诠释、视听技术的新呈现,让传统与经典流行起来。“只要找到对接当下的恰当形式,民乐的魅力就能历久弥新。” 何天平说。(郑海鸥 曹玲娟)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