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菲菲 报道)发展“夜经济”是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夜间消费在满足市民、游客夜晚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成为稳就业的重要一环。
为促进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吉林延吉新村夜市(原北大夜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复商复市,大力发展“夜经济圈”,着力打造“新村夜市”名片。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新村夜市进入繁华时刻。规划的经营区域内叫卖声、吆喝声、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经营者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摆起各色摊位,夜色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线。走进夜市,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摊位业主们身着统一白色制服,忙碌着烹饪食材,小龙虾、烧烤、铁板鱿鱼……各类美食应有尽有。闻讯而来的市民,在这里享受着轻松愉快的休闲氛围。
“这里的小吃样式多,有特色很干净,吃起来让人放心。水果蔬菜既新鲜又便宜,今天是特意带孩子过来逛逛。”家住附近的王先生说。
据介绍,为了创造整洁卫生的良好经营环境,延吉市延疆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全市公开招标获得经营管理权后,坚持规范管理、创新经营,结合实际打造特色,以品质聚人气,以服务赢口碑,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让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满意的繁荣夜市。
按照“便民不扰民”的工作思路,新村夜市综合摊位合理摆放,同时做好交通安全、水电煤气安全管理工作。为了让地面不被油污侵蚀,小吃街铺上了隔油地毯,聘请多名专职保洁人员每天对经营区域进行清扫消杀。市场经营者不仅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及上岗证、穿着统一制服上岗,还严把食品采购关,对各摊位进货来源、食品原料进行登记。“这里的人流量多,每天的收入也相当不错。”一个烧烤摊位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因为这里管理规范、摊位集中,形成了规模效益,商户刘某说:“新村夜市给我们这些提供了就业平台,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今年新村夜市共规划摊位227个,天气好的时候,日客流量达到五六万人次,摊位经营者收入稳定。该夜市还为残疾人、困难家庭设立了15个公益摊位,共减免3万余元的摊位管理费。
新村夜市方便了居民生活,拉动消费,深受市民好评,也成为外地游客到延吉”打卡地”。在谈到以后夜市的发展时,延吉市延疆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市场的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优质娱乐环境,助力“夜市经济”。 (肖博 摄影)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