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迎延边州庆 延吉专题报道① |扛起火红旗帜 激发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2-07-01 07:26: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这里,曾经是抗日战争的东满根据地;这里,曾经是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这里,曾经是抗美援朝的前沿阵地……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这里,有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创建不朽的功勋。“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她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这里,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延边。延边,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而作为延边州的首府城市,延吉市同样历经了一系列重大革命斗争,走过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传承。遗址、遗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无一不渗透在延吉的城市血脉里,无一不铭刻在延吉人民的深深记忆中。

岁月峥嵘铸丰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28年春,经党组织介绍,40多名北京香山慈幼院师范班毕业生,被招聘到延边各县小学任教,学生中有17人是党员和青年团员。1928年8月,中共东满区委成立后,建立了延吉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局子街党支部,李德保为书记。1930年3月,经中共东满特别支部批准建立了北山小学党支部,刘建章为书记。北山小学党支部为后来延吉区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东满特委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创建了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反日游击队,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在东满大地上奋勇拼杀,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

献身革命志不渝。延吉,是“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延吉,是先辈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故土。延吉,更是记录伟大革命历史的不朽丰碑。

从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到延边博物馆,从延吉监狱越狱斗争遗址到二十八勇士殉难地,从五凤金矿抗日斗争遗迹到王隅沟抗日根据地遗址……延吉红色资源丰富厚重。在这片热土上,无数革命前辈和先烈不畏牺牲、攻坚克难,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个精神高地,树立了一座座红色丰碑。

如何盘活用好丰富的“红色家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直是延吉市委、市政府探寻的课题。近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积极深入挖掘、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学习红色文化,用优秀而有价值的红色文化来指导党员干部群众的行动,让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让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历史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为了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历久弥坚,在延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延吉党史工作者顶风冒雪徒步踏查,深入田间地头广泛调研,认真挖掘整理出东满特委(中共延边州委的前身)、东北抗联等党史军史,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在此基础上,挖掘打造了一批现场教学基地,注重挖掘保护红色文化,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

市文广旅局及市属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广泛开展“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包装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红色文化景址、编撰红色文化故事、建立红色主题展馆、规划红色精品路线、打造红色教学课程;深入红色教育培训,积极宣传革命老区精神;培育红色文化产业,促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传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措施,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教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众多延吉人为收集红色史料、传承红色文化不懈努力着。

红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延吉红色文化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红色精品路线日渐完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红色文化传承队伍日益壮大,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红色故事”正在广大群众中广为传诵,宝贵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正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夯实思想基础,凝聚奋进力量,为推动延边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扛起火红的旗帜,延吉这片红色热土,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正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火热激情,谱写着齐心促跨越、合力奔小康的时代序曲。(延吉市委宣传部 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