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河边检站创建“国门党建”提升服务发展效能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刘宇)跨越一方国门,“国门党建”之花开遍“两江一线”,几方携手共建,“国门党建”品牌耀动“北国边陲”。在吉林省珲春市,一种新型的警地共建“国门党建”品牌——“国门党建一体化”建设正俨然成为推动珲春国际海洋示范区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发展的新生力量。吉林圈河边检站与海关、口岸办、税务局、航务局等单位,精诚合作、勠力同心,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伟大事业中谱写着新时代党建新篇章。
党旗“立边陲”,画好“同心圆”
“同在一个屋檐下,就是一家人,就应该拧成一股绳、合成一条心。”在一次全市边境党建座谈会上,圈河边检站立足职能优势和区位特点,创新提出了“国门党建一体化”活动雏形,得到了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协调以珲春市委组织部名义出台《关于创新提升边境党建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成立全市边境党建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边境口岸“国门联建党委”和“局企军(警)林村(社)联建党委”,下设以圈河、沙坨子口岸及珲春铁路、公路口岸为支撑点的4个党总支和由市直部门、军(警)部队、社区村屯、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组成的121个“共建对子”,打破原有“单台唱戏”的旧模式,向“多点连线”“以线带面”创新发展,有力推动不同系统、不同性质、不同任务联创共建单位实现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在这种模式框架驱动下,该站执勤队与市人民法院、规划设计院、敬信圈河村结成“共建对子”,经常在春耕、秋忙时节,组织民警、职工、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帮扶工作,参与“致富边疆行、乡村大讲堂”社会实践活动。5月末正值春耕时节,圈河村村民于世民望着稻田里的秧苗,长舒一口气,连连道谢:“家里人手少,多亏有你们帮忙,要不然误了农时该影响收成了!”年初以来,“共建对子”已联合为小微企业、周边村屯弱势群体办好事解难事100余件,被边贸企业称为“连心桥”,被广大群众赞为“及时雨”。
共享“资源链”,奏响“协奏曲”
机关在市区、基层在乡镇,是很多联建单位的真实写照,如何抓好教育,规范建设,打通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成为亟须破解的难题。
该站根据站队分离的实际情况,广泛推出“五小”教育法,即“上下勤会小课堂、执勤间隙小讨论、轮休调休小视频、午餐时段小广播、通勤车上小手册”等短平快教育模式,依托驻地师资力量开设“朝鲜语培训班”“理论读书班”等精品课程,216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系统性培训,有效将教育阵地延伸至基层一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一同感悟伟大长征精神……”这是该站联合共建单位拍摄的《优秀微党课》之一,除此之外,还拍摄制作了《模范支委会》《党史微视频》等10余部示范片,简单直观、通俗易懂,为各单位抓好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提供了积极借鉴。
“红书分享,基因传承”读书分享活动、“喜迎二十大,筑梦新时代”警营开放日……该站充分发挥联创共建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示范引领作用,整合阵地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合党建、边检、后勤、廉政文化元素打造主题文化教育基地,邀请驻地党校、文工社团助阵助演,统筹开展读书分享会、书画摄影展、社会实践日等系列主题活动350余场次,为广大党员亮身份、见行动、树形象搭建了舞台。
联守“边境线”,筑牢“防火墙”
依托“国门党建一体化”建设,该站运用前沿技术将“场所+设备+系统”全面整合,打造集智慧勤务指挥中心、立体化防控功能区、智能化执法办案区、数字化证研中心于一体的智慧口岸项目,有效构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立体防控的维稳管控体系。
“报告!一名旅客体温异常,请求进一步处置!”该站执勤民警第一时间上报情况,智慧勤务指挥中心迅速“下达”指令,各联建单位接收信息后展开行动、妥善处置,这是该站联合珲春市海关、珲春市卫生健康局等联建单位开展联合演练的场景。
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战略部署下,该站积极推动口岸反恐和应急处突纳入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驻珲部队整体处置体制,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多次牵头组织涉疫应急事件演练,有效检验了各单位、各部门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和跨单位之间的联动协作水平,口岸联保联控的合作效应实现了精准化、高效化和最大化,有力确保了口岸安全无虞。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