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警界

龙井市以“春华”促“秋实” 助力人才工作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22-10-21 22:28: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闫非凡)金秋十月,苹果梨飘香,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鲜脆多汁的苹果梨还真成了咱们的致富‘果’哩!真是干劲儿十足!”龙井市返乡创业人才许甲波与乡亲们站在苹果梨园中亲切打趣,满脸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所创办的合作社苹果梨今年采取线下销售,目前已全部销售完毕,合作社收入26万余元,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龙井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有“春华”才有“秋实”理念,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挖掘培养本土人才、联系“回”“引”域外龙井人才,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上不懈奋斗。

以“春华”之心,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龙井市唱响“情系桑梓谋发展”的口号,不断完善人才体制。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工作分工,及时调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行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用人单位主动作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树立“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打好“乡情”“政策”“服务”三张牌,破除本土人才的身份之忧、学历之“绊”、职称之“虑”,“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同时,制定《关于建立龙井市域外人才信息库的实施方案》,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建立“人才编制‘池’”,让各类技能人才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以“秋实”之情,搭建留住人才的“聚集地”。“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为各专业人才搭建优越平台、提供优渥环境是人才引进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们“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唤醒“沉睡”资源,积极开展校地合作,与延边大学、吉林建筑大学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与吉林工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拿出真招、“硬”招、实招、新招解决后顾之忧。打造技术人才“双‘创’”产业园,扩大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规模,认真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依托龙井市“星红湾”建立龙井市人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试验区指导中心,为各类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增加有效就业和高效创业,充分营造尊重人才、注重技术、鼓励创新、促进创业的良好氛围,“‘种’得百花满园香”。

以“春华秋实”之果,擦亮成就人才的“金名片”。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近年来,我们积极发挥好高端人才的示范引领效应,以享受“国务院津贴”政策的龙井市实验小学校长林贞淑,荣获“长白山领军人才”称号的龙井市老头沟镇综合服务中心科员孙玉海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建立好与其沟通联系的平台,以点带面,自上而下传导正面积极的经验做法。在海兰江党韵微信公众号开设“返乡品”“返乡‘记’”等专栏,采取“短视频+文字”形式,对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宣传报道,帮助返乡企业宣传销售产品、推广业务,打造“致富能手”与村干部的“双车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开来,用“金点子”结出“金果子”,擦亮龙井市独具地方特色的“金名片”。

“硕果累累”的背后凝聚着龙井市各部门(单位)辛勤的汗水,龙井市将始终秉承党建融合促发展理念,时刻牢记“田家少闲月”“雄关漫道真如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主动出击”,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让专业技术人才“千树万树梨花开”,为推动龙井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