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孙文明 报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森林覆盖率达97.74%,自去年10月正式设立以来,公园内虎豹种群分布范围和数量实现稳定增长。近年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不断推动“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建设,探索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双赢。
初冬时节,位于吉林省珲春市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腹地,十分静谧。在这里,通过一部手机,便能掌握哪些区域最近出现了东北虎、东北豹、梅花鹿等野生动物。这得益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
“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了野外东北虎豹视频的实时回传,这种全新的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助力国家公园建设。”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野外工作负责人冯利民说。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区域多为崇山峻岭,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冯利民说,自2005年起的10年时间内,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深山密林间,安装了3000台红外相机。
从2018年2月开通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逐步发展成全面覆盖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
进山路上,冯利民指着远处山头上的一座塔说,这是过去的林业防火观测塔,现在装配上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的基站天线。目前建成的95个基站,有60多个是利用了已有的林业防火观测塔,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植被。同时,这个系统也搭载和集成了防火电子眼,可以实现全天候无人智能值守。
截至目前,“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已安装可实时传输的无线红外相机等野外监测终端2万余台,实时传输和识别东北虎、东北豹影像超过3万次。
种了几十年地的韩昌学,去年加入村里组织的农民巡护队,成为一名巡护员。经过专业培训,他已经可以熟练地辨认动物活动轨迹,参与和协助研究团队进行一些科研工作。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6800多名巡护员穿梭密林,保护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也加入进来,守护家门口的绿水青山。
“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有效提高了日常巡护和管理效率。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可以结合大数据智能分析结果,发出多个监测和管理指令,帮助多支野外一线队伍按照指令、有条不紊地完成相关任务。“近年来,我们参与大大小小维护工作共580余次,维修和更换野外数字通信设备、基站天线、供电设备,全面保证监测系统运行正常。”承担“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维护工作的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一体化监测系统的建成,为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葛剑平介绍,该系统已被确定为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自然保护地科技支撑模式,现在已经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逐步推广应用。
在科技守护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数量由2015年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当前的50只和60只以上,东北虎幼崽成年率由试点前的33%上升至目前的50%以上。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