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孙文明 报道)吉林长春新区始终坚持开放带动、深化合作,加快构建联动开放新格局的步伐越发稳健。
作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载体,长春新区近年来围绕全省“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建设,高标准建设功能完善、立体化开放体系。
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东北唯一、全国第15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正式启动。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以建设东北亚区域性航空枢纽、构建高质量临空产业集群、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打造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为重点,将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成为开放合作示范区、临空新兴产业引领区、生态示范区、区域性航空枢纽。
“两港”功能逐步完善,从长春新区出发的“长春-汉堡”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国际空港正在加快推进机场三期改扩建,建设航空冷链中心、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等航空口岸设施,打造“大通关”开放通道。
国际合作开放园区“搭平台”,高端要素资源“破壁”融合。围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长春新区大力推进中俄、中白、中日、中巴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其中,中俄科技园先后建立了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日智能制造产业园与近26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中白科技园先后落户36家初创、中小微科技企业,涉及碳材料、精准医疗、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依托中俄、中白、中日等多个国际合作产业园,搭建了科技、物流、信息等开放型功能平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科技开放合作的枢纽,全力建设国际化创新高地。
面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长春新区如何引领和破局?答案,仍然蕴藏在这片开放创新的土壤里。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未来,长春新区将抢抓RCEP战略机遇,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引进中国物流长春国际港,以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央企运营。随着长春新区开放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将吸引更多外资外企前往新区投资兴业,共同迈向更加开放、创新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