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同走乡村路,共筑民族情

发布时间:2022-12-05 21:08: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延边大学“红石榴”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系列主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吉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地方和区域战略需求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打造“兴边富民”强力引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近日,延边大学“红石榴”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赴延边州边境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团团长、延边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金永灿,副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沈万根教授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等30余名师生开展实践活动。

服务团先后在和龙市南坪镇南坪村、柳洞村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赠阅图书、乡村旅游培训、义诊服务和乡村振兴满意度问卷调研”等活动。南坪镇党委书记许勇一指出,这些主题鲜明的“三农”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服务民生,打通为乡亲们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贴心之举,他对“红石榴”服务团有针对性的校地共建举措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持续深化项目组织实施,进一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爱心传递真情,书籍成就梦想。为帮助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乡村治理,服务团向南坪村、柳洞村捐赠了200余册基层党建、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朝鲜语系列图书,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为提高村民的卫生与健康意识,医学院师生为村民开展免费血糖、血压、彩超等基础性疾病筛查,捐赠了价值3000元的基础性疾病常备药物。义诊零距离,服务暖人心,这一举措温暖了民心,增强了村民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同心合力,沈万根教授结合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实际,为全体村民作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激发了广大乡亲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崔逢花博士从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发展参与度、创新旅游发展业态、加强区域发展协同四个方面引领村民深刻把握旅游交往的时代机遇,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繁荣发展。摸清群众之需,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服务团通过调查问卷对村民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的满意度调查,听取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及诉求,结合学校学科研究特色拟制乡村振兴资政服务报告。

金永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延边大学“红石榴”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旨在通过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讲、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的文化推广行动,立体化呈现吉林千里边境线上党政军民学一体化协调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展现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时代边疆民族团结发展形象。他代表服务团表达了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提高政治站位,推进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活动走深走实;创新实践载体,打造特色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的工作设想,提出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延边大学“红石榴”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半径,坚持以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为重点对象,持续开展政策宣传、义诊、知识培训、支教等活动,不断落实暖心举措,引导和鼓励群众勇毅向前、携手同进,让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路不断“宽起来”。参加活动的各学科本、硕、博士同学们纷纷表示,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主动深入乡村实践,融入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

服务团团长、延边大学党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金永灿作教育实践活动对接动员并讲话

红石榴服务团参加校地共建座谈会

服务团副团长、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万根教授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延边大学医学院师生义诊服务

延边大学医学院师生义诊服务

服务团向村民赠送义诊药品

服务团向村党支部赠阅图书

开展乡村旅游知识培训

开展乡村振兴满意度问卷调研

合影【南坪镇】

合影【南坪镇】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