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于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的方式,发布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者转账,进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如何快速准确识别电信网络诈骗呢?船营区人民检察院与您一起牢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防诈骗小口诀,大家学起来,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预防电信诈骗六个“一律”:
陌生人谈到银行转账、账户冻结,一律挂断
只要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断
微信短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删掉
自称淘宝卖家要退款的,一律挂断
只要提到“账户安全”的,一律是诈骗
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断
预防电信诈骗八个“凡是”一概不信: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让你先汇款的
凡是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自称刷单返利先交押金的
凡是网友带你炒股赚大钱的(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检察院 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