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坛

开设“炕头法庭” 汇聚司法关怀

发布时间:2017-11-28 13:33: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永范 通讯员 李杨)近日,在吉林省图们市松林村的一家农户内,炕上一张简易的桌子,一台笔记本电脑,案件庭审人员、当事人及旁听人员相继就坐,图们市法院的“炕头法庭”就这样随着法官一声庄严而清脆的法槌声正式开始。

原来今年秋天,赵某雇佣王某等几名工人修建农房,工程结束后,却只收到200元劳务费和一张赵某出具的欠条,并告知过段时间一并给付,王某遂诉至图们市法院。本案为拖欠农民工资款案件,得到了办案法官的高度重视。法官多方了解得知,赵某因突发重病已在长春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十余天,在与赵某取得联系后,考虑到其病情严重,出行困难,决定在其出院后的第二天,到其家中开庭审理此案。

办案法官严肃强调法庭秩序,并释明虽本次开庭地点特殊,但各方当事人须遵守法庭纪律。庭审开始后,赵某自认拖欠工资的事确是自己不对,但表示王某曾多次打扰其父母,给老人造成恐慌。在庭审调解过程中,办案人向赵某释明法理,强调拖欠工资款应及时给付,自身患病或者经济困难都不是继续拖欠的合法理由。同时告知王某,遇到问题应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解决,不能激化矛盾,如其行为过当,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双方当事人连连点头称是,赵某随即拿出800元交付王某,并承诺春节前支付剩余款项,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临走时,赵某妻子将一行人员送至门口,王某也嘱咐赵某好好养病。一桩劳务合同纠纷从立案时起只用了短短20天时间就“闪电结案”。

图们市人民法院在案件办理中,做到因案施策,针对一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到庭的情况,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在处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款纠纷时,做到速立、速审、速裁的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有效节省办案时间,实现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稿源:图们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