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四平市铁西区委政法委创建法治小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2-12-29 08:01: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薛明东)今年以来,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政法委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构建文明和谐铁西。铁西区委政法委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思路,在铁西区小区试点开展“法治小区”建设,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引入小区治理,着力打造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法律供给充足的“法治小区”,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精准法律服务。

组织引领,调研走访,剖析研判。铁西区委政法委制定下发了《四平市铁西区创建“法治小区”实施方案》,成立“法治小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法治小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文胜多次深入到“法治小区”创建试点单位大禹加州湾小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长春市大禹物业有限公司四平分公司的总体概况、发展历程、服务理念及园区建设等方面的诸多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全面掌握小区治安状况和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的需求,找准工作落脚点和着力点,融合各领域研究“法治小区”建设的实质内涵,以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打造新型 “法治小区”。根据调研情况,区委政法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法治小区”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分析、研判,将小区设为“法治小区”创建试点单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防范化解矛盾,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当地。建设“法治小区”是切实提升小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扩大宣传,浓厚氛围,普法懂法。搭建群众学法平台,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以打造“法治小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试点小区法治文化示范引领作用,在园区东侧打造了法治广场,将法治元素融入小区公共设施,设置普法宣传读报专栏、依法治区学法专栏、“法治小区”活动展示和法治宣传栏,通过漫画、警示语、案例分析、问答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法治选出有机融入到小区法治建设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的熏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不仅为小区居民提供了走近法律的生动平台,也让人们在休闲健身娱乐时,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强化小区居民法律意识。以“双百”大讲堂、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解读、“守正道 送新风”宣传扫黄打非活动、“法治小区”创建暨反电信诈骗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宣传、宣讲活动。真正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增强了居民对“黄、非”危害的认知度,切实提高了居民群众的防诈骗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宣传和法治特色文化阵地建设,采取了悬挂横幅、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组织政法系统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场次,法治讲座3场次,发放宣传单、宣传图册1000余份,发放宣传袋400余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章立制,整合功能,优化服务。延伸依法治理触角,创新法律基层服务站工作新模式,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小区管理制度,聘任专业法律服务站站长,切实发挥小区业主中党员干部、政法干警、退役军人和人民教师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带头人作用,带动广大群众争当“法律明白人”,将“法律明白人”纳入小区志愿者队伍管理,协助配合基层网格单位在小区内开展法治宣传及基层治理工作。每月定期对小区内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和涉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和研判,做到范围广,程度深,措施细,不留死角。线上线下齐发力,业主法律服务站承担起小区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任务,利用其熟悉小区环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睦关系,线上通过电话回访和建立大禹业主法律咨询服务群来登记解答,累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40余次。线下通过预约来到法律服务站和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进行现场解答,累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130余人次。聚焦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小区业主办理了多年未解决的房屋产权问题,调处化解了房屋瓦片刮风移位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用法治资源和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构建法律咨询全方位服务体系,引导小区内各类主体依法参与小区共建,形成居民为核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动治理共同体。

四平市铁西区委政法委通过基层法律服务建设,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往小区辐射、同网格结合、向群众延伸,打通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党员融入、群众聚力、政法干警共促发展的工作合力。通过开展“法治小区”建设,打通了基层普法“最后100米”,把法治文化引入到小区居民生活当中,让居民出门见法、心中有法,实现了居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法治精神,接受法治熏陶,提升法治素养。法治试点小区的打造,真正做到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化解在社区,有力钝化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最大程度舒缓小区治理张力。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