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曝光

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

发布时间:2023-01-05 23:01:11 推广 来源:人民日报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恢复、企稳向上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激励工具。去年我国综合施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组合式手段并举,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预计超4万亿元;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8%,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进一步降低,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回首来时路,我国经济航船能在外部风浪的多轮冲击下保持平稳运行,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持续强化政策联动,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对各方面政策进行统筹,实现相互支撑、促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会议在综合部署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将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纳入并进行统筹部署安排。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方面政策都要同向发力、互补协同,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今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确保宏观政策实施生效,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要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过去一年,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多方政策协同发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同时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协调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各方面政策握指成拳,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活水,共同促进了资源优势互补。接下来要进一步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各项改革系统集成,要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要统筹发挥宏观政策作用,做好政策文件一致性评估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评估督导,要开展跟踪问效、严肃财经纪律,共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充足的政策工具、高效的政策实施,为我国经济履险如夷、化危为机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两难多难问题,要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系统观念。2022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2023年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增强全局观念,善于统筹协调,力促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有效衔接,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开阔水域。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