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经济

吉林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发布时间:2023-02-06 21:32: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孙文明 报道)畅通沟渠、挖沟清淤、平整土地……在吉林省梨树县的黑土地上,经过冬修水利,田间沟渠变宽变深,纵横交错。眼下,剩余田间沟渠修复陆续启动,要赶在春耕前全部结束。加强黑土地保护、兴修田间水利……产粮大县梨树正为今年粮食高产稳产打牢基础。

天气回暖,田野里积雪只剩星星点点。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玉米秸秆覆盖一地,秸秆根部扎在地里。

步入示范区,路边一处玉米地被挖出深坑。土层里满是大小不等的孔洞,玉米根系扎进土层最深处能达1米多。

“去年夏季经历了少见的大雨,咱们为啥依然能丰收?”下到坑内,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讲解起“梨树模式”的好处,“秋收留在地里的这些根系腐烂后,变成了通水的渠道,能起到抗涝作用。”“这些年通过秸秆还田,黑土地越来越通透。”

“10年来,试验田土壤含水量从20%增加到40%,减少土壤流失80%;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每平方米蚯蚓数量超过100条,是常规垄作土壤的6倍。”王贵满见证了保护黑土地的成效。

“加入‘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后,农机作业效率提高了,作物的光照、通风条件也有改善,保障了丰收。”合作社负责人姜文忱说,去年岗地玉米亩产将近1900斤,洼地也在1300斤以上。

“梨树模式”于2021年春耕时启动升级建设,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精确配置农资、农机和作业人员。“以‘梨树模式’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能平均增产3%左右,干旱地区增产效果更明显。”王贵满说。

吉林省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4%,贡献了全省80%左右的粮食产量。“吉林省将黑土地保护作为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

通过实施生态水利、西部土地整理等多个项目,吉林省不断改善西部农业生产条件。“截至去年,全省共改良盐碱地近210万亩。得益于此,去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95.7万亩,净增量居全国前列。”吉林省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吉林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着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建设,“黑土粮仓”建设正迈出坚实步伐。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