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姜丽丽)李希光,现为吉林省延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从警10年来,他参与破获了多起部省督等大案要案,成为队里的一把利剑。从基层派出所到网安大队,他是同事眼里的破案能手,也是群众心中的“平安福星”。因工作业绩突出,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嘉奖、三等功等荣誉。
“披荆斩棘,化蛹为蝶,光芒绽放灿烂星空。”少时,他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书中飞檐走壁的大侠,忠胆侠骨,行侠仗义;他看到冲锋在前,不畏生死的英雄;他们没有盔甲,志报家国,铁骨柔肠,他们用生命守护着国家。保一方平安,护百姓安康。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那时,李希光便想,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2012年,22岁的李希光从警校毕业,考入延吉市公安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一做便是7年。为了尽快地熟悉业务,他日夜研读公文档案资料,向老民警请教,他迈开腿,每日从东街走到西街,大街小巷,机关、企业、居民、摊贩,东家李家,他如数家珍。
他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这片社区是他守护的领土。凌晨有群众楼顶漏水报警,他五分钟到,而这时,他刚处理完一个案件,泡的面还没有来得及吃。他总是这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不论大小事情,随叫随到。
这里的群众都喜欢他,叫他“小光”。小光好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有他在的地方,充满了欢声笑语。群众信赖他,也会配合他的工作。人口普查,做一标三实,派出所与社区建立小组,等群众下班回家,他每天挨家挨户的敲门登记,群众看到是他,配合着登记。有群众体贴他的辛苦,告诉他打电话登记就行了,别爬楼了,他擦擦汗说:“这点苦不算苦!”经过地毯式摸排,检查查漏补缺,确保数据信息鲜活真实。由于工作完成出色,河南派出所和碧水社区获得了上级的通报表扬。
2020年5月6日7时,李希光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停放在小区内的5辆私家车被盗砸。李希光和同事到勘察现场,梳理相关案情发现,本辖区一个星期内有20余辆车被盗,后经持续侦查,锁定嫌疑人及其活动范围,经过蹲守两天两夜,5月8日,将嫌疑人抓获,此案一破,获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据粗略计算,李希光在派出所工作7年,没休过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时长超过3000小时,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实现零事故、零投诉、“民转刑”案件“零发生”。成功打造了多年“零发案”社区。
每一滴暗夜凝结的露珠,终将折射璀璨的晨光。基层工作7年后,李希光被调到网安大队,他苦练基本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他说自己的大脑要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各行业专业知识,同时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如此才能积攒十足的办案底气。无论什么案件李希光都主动请缨参加,并逐渐积累经验成长为一把锋利的网安尖刀。
李希光在侦查办案时总能从细微处找到突破口,同时,大家遇到难题时,他常能提出突破性思路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先后参与侦破了“郝某电信诈骗案”“严某开设网络赌场案”“赵某民族资产解冻案”“2020研究生考试组织作弊案”等部省督大要案件,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78人,扣押涉案资金1.3亿余元。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从春寒料峭、盛夏酷暑再到丰盈金秋、数九寒冬,公安民警每天24小时昼夜守护着万家灯火,创建平安城市。每当单位值班通宵,节假日值班,李希光总是第一个请缨,让外地的同事回家,每年的大年三十的晚上他都是在单位度过,他紧盯着电脑排查信息,有时候其他人拿不下的案子,他能迎刃而解。一年365天,李希光至少有300天在单位工作。2021年8月,李希光接管了队里的一项相对薄弱的专项工作,为了提高成绩,他曾连续4个月吃住在单位,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劲。12月,网安大队的此项工作成绩稳居延边州第一。
在战友的眼中,李希光就是“拼命三郎”。他总是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忘我工作到忘记自己是血肉之躯,没有铁打的人,有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经年的过度劳累,他的身体开始“报警”的时候,他假装听不到,即使看到体检单上的写的“肾炎”两个字,也没有去医院开药。他想着多喝水也许就好了,可是他经常忙到连喝水都会忘记。
2022年年初疫情发生后,他在抗击疫情一线加班加点工作,共巡查有关信息6万余条,逐个筛查、屏蔽8千余条。他经常24小时,连轴转地瞪着电脑,眼睛疼了,滴眼药水,在大海捞针的信息网海,抽丝剥茧,排查着一切危害不良信息,他是网络安全净化的守护者。
9月3日,州庆当天下午,连续加班一周的李希光对身边的同事说:“我太累了,去休息一会!”他摇摇晃晃地走到沙发上躺下,同事见他脸色发黑、头部渗出虚汗,便强行将他送进医院。李希光昏迷了,躺在病床上。经医生救治,他终于苏醒过来。经过诊断,李希光双肾衰竭,病情危重,需要透析治疗。还未完全康复的他得知单位人手不足,毅然再次回到工作岗位。同事劝他:“你要多注意休息,身体要紧。”“关键时刻,网警必须在一线,才能确保网络安全无虞,我还能挺挺……”李希光说。
时间在指缝中流失,李希光依然没有向病魔妥协,继续坚守在网络安保一线,侦查收集各类有害信息,积极为侦查各类违法案件提供支撑,用自己的努力营造了安全、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李希光说:“选择了这一身警服,要为之奋斗终身!”他要做一束光,无论在哪里,都要照亮人们前进的路,即使微弱,也要努力绽放,他要用生命青春去绽放的人生。
32岁的李希光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为人民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崇高使命感和高尚情怀,以新担当、新作为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铸就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安、网络安全基石,他坚守一方安宁和奋力对抗病魔的行为折射出新中国第一代网络警察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