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孙文明 报道)4月7日,为充分发挥出吉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切实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落实协同法治育人机制,共同构建青少年保护体系,吉林市人民检察院携手市教育局、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团委、妇联、关工委八家单位,组织召开了吉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合作交流座谈会。
会上,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原满明确了召开此次座谈交流会的宗旨和目的。两级检察机关为创新和丰富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倾力建设了吉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既是检察机关青少年普法教育品牌,又是着眼于全市的法治教育资源,更是推进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希望与各单位普法需求有效衔接,合作共享、共建共用法治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团结协作,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护航青少年人健康成长。船营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尽回顾了基地建设历程,介绍了目前基地运行情况,基地已接待参观2000余人,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热烈反响。
信心在传递,活力在涌动,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吉林市教育局法规处处长何刚讲述了自己带领四区法制科长及小初高职四层次市属学校代表参观基地的感受,希望将基地作为学校法治大课堂,为学生们提供生动的法治教育。妇联希望通过江城家长链接实践基地,开展法治养成亲子互动活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将与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利用实践基地建设的成果和资源,不断完善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座谈会后,各单位代表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吉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亲自参与了互动体验,纷纷为基地点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检察机关将与各职能单位一同,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将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相互融合,发挥各部门、各单位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关心关爱的社会氛围,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好民族的未来。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