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侵财、防电诈、护民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吉林省天桥岭森林公安分局,针对近期辖区电信诈骗频发的实际情况, 为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反诈意识,有效防止电信诈骗案件发生,扎实推进反电信诈骗宣传与预警劝阻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近日,该局民警成功劝阻了三起电信网络诈骗,为3名群众止付11万余元。
6月5日,该局青松派出所接到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一退休老人正遭遇“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银行人员再三劝阻无果,希望派出所民警能够帮助劝阻。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银行,得知老人接到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办案民警的电话,称老人的银行卡涉嫌一起诈骗案件,要求其将银行卡上的余额转至“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因对方能够准确地提供老人身份信息,老人对此深信不疑,因不会手机操作,便来到银行请求工作人员帮忙汇款,在骗子的诱导下,欲将卡上2万元全部转至骗子提供的账户上。通过现场反复核实,发现骗子账户并未收到该笔转款,且老人手机交易页面显示有“取消交易”按钮,民警迅速按下“取消交易”,保住了老人的血汗钱。
6月10日,辖区居民梁女士来到青松派出所报案称,接到自称辽宁某区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告知其儿子在辽宁非法融资300多万元涉嫌犯罪,并让其提供身份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催促其将银行卡钱款尽快转至“安全账户”,梁女士半信半疑,便来派出所核实真伪。民警了解情况后,告诉梁女士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劝阻其不要进行转账汇款。梁女士意识到被骗,庆幸自己第一时间来到派出所听从民警劝阻,避免了经济损失。
6月11日,治安大队民警接到辖区居民于某电话称,网络“男友”当日上午联系自己七八次,欲向其借款8万元,由于拿不定主意,便向民警求助。民警告知于某不要汇款,并让其马上到治安大队核实情况。据了解,于某去年12月份在打“王者荣耀”手游时,与宋某相识,二人经常通过游戏、微信等工具闲聊并逐步建立了信任关系,刚开始于某只是让他代练游戏,陆续给他转几十上百元,购买游戏装备。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宋某会给于某发小红包,讨于某的欢心,二人以“男女朋友”相处。谁知他以开服装店经营不善为由,向于某借8万元周转一下。于某经不起软磨硬泡,准备给宋某汇款,此时于某想起了管区民警的反诈联盟宣传,感觉像诈骗,便拨打了反诈宣传民警电话求证。
民警与宋某联系,戳穿了骗局,宋某随即删除了微信,此时的于某恍然大悟,连声称谢,要不是联系反诈民警,真的有可能被骗8万元。
民警提示: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以各种理由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天桥岭森林公安分局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