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经济建设。近日,吉林省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团队深入中小微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司法需求,现场解答法律疑难问题,为企业发展精准“号脉”。
开展送法入企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找准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及时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取得经济发展的重点、拐点。
“眼看着又要到发工资的时候了,公司规模小,经营不易,大家都在等着钱周转”,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找到案件承办法官这么说道。加工合同纠纷是近期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收到案由占比较大的案件类型,由于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所涉辖区的特殊性,案件来源多为汪清林业局、大兴沟、天桥岭,涵盖的中小微企业多为菌包加工厂,前两年受疫情原因影响导致许多种植木耳的农户经济受到危机,无法及时给付企业加工费,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资金审批出现问题,承办法官在接到当事人哭诉的电话后,立马驱车前往了企业所在地,法官进企业后了解到,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处于刚起步的状态,注册资本仅10万元,诉求的两笔被拖欠的加工款,对于近年经受疫情影响,作为“中小微企业”的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承办法官深入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企业的法律需求,并就企业在合同签订、加工费拖欠等方面进行统一答复,提出建议,留下沟通方式,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在工厂内开展法律宣讲活动,提升辖区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能力,为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加大案件调解工作力度,对加工费欠款等案件进行妥善化解,运用分期支付等履行方式,同时缓解企业及被告的资金压力,既保障企业资金链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又帮助被告解决没办法一次性拿出来那么多欠款的困难,致力于做出双方便利高效的司法裁判结果,促进双方和解,持续维系双方交易关系,在企业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让资金流动起来,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引导企业向“以调促和”态度的转变,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帮助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以法治举措促进中小微企业和谐发展,这是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下一步工作中,汪清林区基层法院将立足本职,紧扣辖区中小微企业的司法需求,带着问题走访调研、深入中小微企业,融入企业破解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汪清林区基层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