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为网络素养提升、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范等事关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6.8%,并且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还在不断提高,触网年龄不断下移。
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数字机遇的同时,也衍生了大量问题。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不断完善网络保护治理体系,以规范各个网络主体行为,夯实政府、家庭、社会、网络平台等的责任。而实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法可依,对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乱象划清红线,加强对网络不良行为打击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是至为重要的一步。
近年来,我国不断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屏障,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明确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责任,对网络信息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欺凌防治等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此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就这些问题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把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成熟做法提炼总结并上升为法规制度,这将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堵塞相关漏洞,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互联网越是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越是重要。期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法定程序后尽快出台,为孩子们进一步筑牢网络保护屏障,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李一陵)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