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艺苑

吉林黑土地农家书屋飘“书香”

发布时间:2023-07-31 22:48: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凤)大暑时节,田里水稻已齐膝高。52岁的陈元忠午后“忙里偷闲”,在村里的农家书屋津津有味地读着历史小说,只有口渴时,他才会捧起沏好的茶。另外两位“书迷”也分开坐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书屋显得十分安静。

在陈元忠居住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务本村,农家书屋是颇受欢迎的场所,除了农忙,每天都会接待数十人。外乡的手工艺者、农民画家也常带着作品来展览。

几天前,这里刚刚举行一场读书会,县里的文化工作者教农民们如何赏析文学作品,陈元忠还作了发言。

近些年,吉林省乡村更加富裕,农民对精神生活亦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村民们一有闲暇时间便会到书屋消遣。而部分农家书屋也紧跟“潮流”——配备煮茶工具,举行茶话会、专家讲座等活动,高筑“文化粮仓”。

仅在永吉县,便有123个农家书屋。“现在的书屋环境更好,也更吸引人。”务本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刚介绍,村里的50多位养殖大户都喜欢科技类书籍,他们都相信科学就是生产力;老人们爱看历史书籍;放假回家的学生们更喜欢文学类相关作品。

在这里看书的村民们认为,虽然手机也方便阅读,但是书屋更安静,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村邻交流一些读书心得。

永吉县万昌镇玉华村的农家书屋因客流量和借阅量较大,图书管理员王平每天都要按时整理图书。最近,放暑假的中小学生们领着家长也在这里“消夏”。

玉华村有村民300多户,王平也会按照他们的要求更新图书。“现在爱书的村民很多。”王平说,孩子和老年人是书屋里的主要群体。“孩子们帮我整理图书、装饰书架。”书架上粘贴着的标有时间的贴纸,便是孩子们的杰作。

王平认为,可以从图书的种类更替,看出村民们喜好的变化。在采访中了解到,吉林省的延边、四平、通化等地区,农家书屋也“因地制宜”颇受欢迎。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还会为老年人提供“听书”服务,读书正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