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谭玲玲)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吉林省蛟河市新农街认真做好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特色产业三篇文章,加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为了做大做强全街特色产业,街道组织农业、畜牧部门开展了多次专业培训,并加大了玉米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在发展种植业方面,重点发展以粘甜玉米、优质水稻、三瓜、黑木耳、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稳定农民收入。规划建设了南大村12公顷洋姑娘、三瓜种植园区,关门村40公顷的果树种植园区,石头河5公顷白勺中药种植园区。全年发展青食甜玉米590公顷,优质水稻300公顷,三瓜、洋姑娘300公顷,晒烟42公顷,黑木耳2000万袋,中草药9公顷。
在发展精品畜牧业方面,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强了动物防疫及环境消毒,现有1个无害化处理填埋池,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年内梅花鹿存栏达到7300只,生猪7.2万头,肉牛7000头,畜牧业发展良好。现已成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迸发。
在发展中草药种植方面,为鼓励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引导在还林地种植中草药,达到减种不减收的目的,选择经济效益好、适合在还林地块上种植的菊苣、平贝母、轮叶党参、桔梗等药材品种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式由村里试种,带动群众发展中草药产业,南荒地、兴农等5个村各试种1亩平贝母,永丰、五一等4个村各试种了轮叶党参,巴虎、法河沟等4个村各试种了菊苣。计划明年将在还林地块里种植的中草药进行大面积推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