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警讯

升级打造汪清“枫桥派出所”样板

发布时间:2023-09-26 22:27: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吉林省汪清县公安局大川派出所紧扣党建引领“警地融合”工作主线,突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社会基层治理,聚焦“发案少、秩序好、人民群众满意”工作目标,紧密结合辖区实际,以警民沟通、服务群众、治安防控和矛盾化解为重点,探索形成了“四心四零”社区警务工作法,升级打造大川“枫桥驿站”综合治理模式。

一、以尊重之心亲近群众,实现警民沟通“零障碍”

一是深入群众走访。组织社区民警下驻社区,做到社区干部必访、治安积极分子必访、重点工作对象必访、案件受害人必访的“四必访”,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畅通信息渠道,广泛征求群众对辖区社会治安的评价及对公安工作的意见,为群众办实事;二是向群众汇报工作。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主任、小区楼长、群众代表,定期召开群众汇报会,让居民及时了解辖区治安情况,了解辖区不稳定因素遏制苗头隐患问题,解决治安难点问题,为社区民警畅通开展工作整合辖区治安资源提供组织保障;三是畅通沟通渠道。社区民警、网格警、民兵按照管辖区域,建立警民小区微信群、警企联络群、警校沟通群等,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沿街商铺负责人,社区民警随时发布辖区治安状况、预警信息、法律知识和日常安全防范知识,并与辖区群众点对点交流,鼓励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举报违法犯罪线索。

二、以感恩之心善待群众,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一是优化办证服务。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实行“马上办”,缺失办理业务条件的开通电话、微信等绿色通道,告知群众相关证件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预约办理时间后“一次办”,同时,对出行不便的居民群体,确需上门办理的,由民警上门为群众提供采集照片、签字或捺印以及送证上门等服务;二是热情规范服务。规范警务工作人员接待群众用语,做到一张笑脸、一句问候和一声再见的“三个一”微笑服务,在接待大厅、警务室内设置便民服务箱、急救医药箱等物品,方便群众使用;三是主动靠前服务。在接待群众、办理业务的同时,向群众进行推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窗口业务、普法宣传等相关法律法规、防范常识,让群众在办事期间提升法律安全意识,努力打造好窗口宣传阵地。

三、以赤诚之心守护群众,实现治安管控“零死角”

一是织密巡控网,有效整合社区民警、网格警、民兵、企事业单位内保组织和小区物业安保力量、快递、外卖、环卫和水电等从业人员、治安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等力量纳入群防群治队伍,建立“视巡+车巡”巡逻机制,根据警情和发案规律,围绕党政机关、中心市场、步行街、夜市、学校等重点部位及发案重点时段,打造无缝隙巡逻防控网,全力压缩违法犯罪空间;二是延伸信息网。坚持源头防控、动态管控、应急处置相结合,延伸情报触角,及时掌握辖区各类社情民意违法犯罪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打击,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三是强化宣传网。派出所定每星期二为全所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日,在各社区人员聚集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推广反诈“APP”,并充分利用小区、社区宣传栏、文艺演出和沿街店面的LED屏幕,宣传安全防范和法律知识,实现安全防范、预防电信诈骗宣传工作辖区全覆盖。

四、以谦和之心关爱群众,实现矛盾纠纷“零上交”

一是矛盾摸排常态化。社区民警充分发动辖区内的平安志愿者、党员干部等社会治安资源,在辖区广泛建立民意监测点,联合街道社区动员辖区商户、保安、联防、送水工、快递员、老党员等社会力量,实现“警力不增,效力倍增”的工作目标。并在发现矛盾后,由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到场了解纠纷情况,第一时间防止矛盾激化,第一时间就地调处化解,有效避免多起矛盾事态升级扩大。二是化解矛盾不出站。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预防调处机制,由街道牵头组织各部门每月定时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区“,全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将矛盾化解在“驿站”,实现“矛盾不上交”。

服务群众永无止境,忠诚为民保平安。汪清县公安局大川派出所在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听取广大群众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抓推广、优服务、展形象、赢口碑,积极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川样板,坚持“逢优必争,逢旗必夺”,全力以赴为确保大川辖区平安稳定贡献力量。(汪清县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