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田间“大比武” 丰收时节选种忙

发布时间:2023-10-23 22:56: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凤)与其他秋收场景不同,坐落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湾沟村的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内,很多玉米新品种陆续开始测产。步入田间,排列整齐的玉米植株挺拔直立,经过春夏迎来人们的秋收检阅。

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湾沟村的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内开始玉米机收。

示范区内共展出来自20个企业的25个品种,均为近3年审定和部分进入生产试验的优良品种。分别包含新品种核心展示、种植密度对比展示、高产竞赛展示、区域性集中展示等不同区块。在鸿翔种业有限公司的千顷制种田里,今年种植了母本和父本,用于中、早熟玉米品种制种,而这里的品种除了得到专家认同,也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赞赏。

“我今年选的鸿翔种业的玉米新品种,抗旱、耐涝、抗倒伏,玉米穗位整齐,产量高,预计今年能增产5%。”公主岭市朝阳坡镇新河口村村民刘凤国对于选种非常在意,连续两年他都在示范区中借鉴成功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要想高产高质,必须选择优质种子、优质的种植方式。一看、二测、三品鉴,现在种子更新换代特别快,只有跟得上形势,才能出好粮卖好价钱。”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1年审议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被强调,“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新品种往往要在上百个种子资源中,经过预试试验、区试试验、生产试验等一系列环节,并在粮食主产区示范应用。”吉林吉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业负责人石金栋说,“培育一个新品要3年到5年,公司在公主岭市设有品种资源、常规育种、耕作栽培和区域试验4个研究室。”

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目前,公主岭市正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种业科研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

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主岭市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种业4家。年生产经营种子量0.7亿公斤以上,其中:玉米种子4500万公斤,约占吉林省玉米用种量的45.4%;水稻种子年生产量1750万公斤,约占吉林省水稻用种量的34.8%,已初步形成现代种子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