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葛钰瑶)大伟想买一辆车,但是钱不够,便准备向娜娜借10万块钱。娜娜提出年息12%,期限两年,预先扣除第一个月利息的要求。大伟勉强地签了借款合同,上面写着借款金额为10万元,但实际大伟只拿到9.9万元。事后,因大伟没有将10万元在期限内全部还清,娜娜便起诉大伟,要求大伟归还10万元借款本息。大伟表示自己借款时实际拿到的借款是9.9万元,不会按10万元偿还借款本息。
借贷关系中,在提供借款前,借款人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贷款人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实践中出现了贷款人预先扣留利息,而只提供部分借款的情形,俗称“砍头息”。根据《民法典》第670条规定,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即法律明确禁止了“砍头息”。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本案中,大伟有权按照9.9万元偿还本金,并以此作为基数计算利息。
生活中还存在以“服务费”“中介费”的名义预先收取利息的情形,也可以认定为“砍头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如金融贷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向借款人支付了足额本金,但同时又在未实际提供任何服务的情况下收取所谓的服务费、中介费,此类情况也容易被认定为“砍头息”,债务人有权要求在偿还时按实际借款数额支付本金、计算利息。
《民法典》第670条: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