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

延边州生态环境局通报“无废城市”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23-11-14 22:19: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根据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新闻发布的有关要求,1114日,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延边州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负责人邓峰主持新闻通气会。延边州生态环境局综合二处处长黄胜伟通报延边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关情况。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是延边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二是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三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四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五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六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

“无废城市”建设就是要坚持“4可原则”,即可见、可减、可用、可消。“可见” 就是全过程监控,把所有废物置于监管之下,杜绝废物无组织排放。“可减” 就是源头减量,缓解环境压力。“可用”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废物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可消” 就是最大限度消除废物末端处理的环境影响。

2023年底,初步建成多部门联动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一张网”基本形成,固体废物监管体系盲区基本消除,“无废城市”建设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无废城市”“绿色低碳”理念在社会广泛宣传。

2024年,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下降,固体废物治理薄弱环节明显加强,危险废物的安全管控覆盖全州各领域。“无废城市”理念进入社会各领域,创建一批“无废机关”“无废小区”“无废校园”“无废工厂”等示范。“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2025年,固体废物治理短板得以补齐,多部门联动、统一的固体废物动态数据库形成。矿产、建材等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工业、农业、生活、建筑领域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再生利用“两网融合”基本实现,建成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项目,形成因地制宜、切实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涌现一批“绿色工厂”“绿色矿山”“无废社区”“无废景区”“无废园区”等示范。延边州“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形成具有延边地方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经验。

2023年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延边州成立以州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施行专班运作,建立完善部门会商、指导帮扶、包保督办、调度销号、考核评估“五项机制”,组建“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库,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发改、工信、住建、农业农村、市场监督、商务等部门分工合作增效,形成固废防治大环保统筹管理新格局,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为积极推进延边州“无废城市”建设,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202354日,延边州22个州直部门联合印发《延边州“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延边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程。

“无废城市”的建设,将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更是一项全面共建共享的工作,离不开每位公民的参与。从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资源共享、绿色消费、光盘行动等等践行这些具体的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在为“无废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延边州生态环境局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