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凤)初冬时节,北风卷地,万物冬藏。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街道园法社区民膳食堂里,每日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住在附近的很多老年人前来用餐,既能解决“吃饭难”问题,又能与街坊邻居们边吃边聊,约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园法社区民膳食堂由原有房屋装修改造而成,结合原本的园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集助餐服务、休闲娱乐、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点。民膳食堂自今年3月揭牌运营以来,根据老年人营养需求变化,提供“四荤三素一汤一饭”的高标准健康午餐,让老年人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
街道社区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阵地作用能否发挥好,不在于建筑是否“高大上”、功能是否“高大全”,而在于能不能让“家门口的服务”于细微处多用力、多用情、多用心。
近年来,延吉市针对部分社区活动场所小、功能单一、资源分散等难题,以群众思维求解,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打造了一个个有温度、受欢迎、聚能量的“红色阵地”,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全周期。
由“分散”到“聚合”,服务阵地大“焕新”。针对以往社区服务阵地活动场所不足、服务资源分散等问题,延吉市在原有精品党群服务阵地基础上,按照“一街一特、一区一品”理念,新升级改造河南街道主播孵化基地、建工街道延青社区等街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有人气、有温度、有文化、有颜值、有活力的新型街区;结合开展党建引领绿美延吉“四项行动”,整合党建联盟资源,升级小区居住环境,新建丹青游园、小区“口袋公园”等服务阵地,吸引周边社区群众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让群众在400余个党群服务阵地真正实现站“C位”、当“主角”。
由“单一”到“多元”,服务对象更精准。延吉市聚焦各类群体多元需求,打造全龄友好社区,构筑起让“儿童开心、青年倾心、老年安心”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系。针对儿童,在公园街道园吉社区推出亲子课堂等“五室五堂”模式,开展“亲子课堂”“乐园基地”亲子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辖区儿童的幸福感、归属感。针对青年人,以“青年延吉”建设为契机,在建工街道延青社区建立“青年延吉”建工服务站,为青年提供创业、交流、学习、培训、实践等综合服务,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宣传民俗文化等方式,累计销售民俗特色产品12万余元,助力延吉经济发展。 针对老年人,统筹考虑老年人基本情况和用餐需求,下大气力解决老年人做饭不便、“就餐难”问题,建立综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13个社区老年食堂,让居家养老更有“滋味”。
变“被动”为“主动”,服务理念再优化。延吉市坚持问需于民,主动破题,靠前服务,以贯穿“用户思维”的务实举措满足群众新期待。升级改造面积6845平方米的新兴广场,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启动“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广场舞、象棋、门球、篮球等比赛,深受群众喜爱。针对群众居住密集、缺乏休闲广场问题,经过多方征集群众意见,改造升级天明小区1000余平方米绿地为“口袋公园”,种植花草树木,新建休闲跑道、安装健身器材及休闲坐椅,用靓丽“颜值”和贴心功能赢得越来越多居民群众的“芳心”和“青睐”。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