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吉林省珲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通过常态化开展“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影院”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一是反诈宣传进单位。反诈民警通过播放反诈宣传片、以案释法、知识解析、现场问答等方式宣传反诈知识,为干部职工解读帮信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法律法规,对当前容易被电信网络诈骗的群体、类型、方式进行解析,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识诈防诈反诈意识。
二是反诈宣传进企业。反诈民警结合企业特点,面对面地向员工们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惯用手法,让企业员工充分了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主要表现方式、特点、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内容,提醒员工们要牢固树立个人财产安全意识,对可疑电话、短信、链接,要保持清醒头脑、高度警惕,做到防范知识入脑入心。
三是反诈宣传进社区。反诈民警强化同社区合作,采取集中宣讲方式,针对老年人、待业青年、家庭主妇等易受骗群体经常遭遇的诈骗类型,着重剖析一些真实案例,介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告诫大家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出借、出售给他人,提醒群众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给陌生人提供验证码,提高防骗意识。同时,积极引导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居民群众穿好反诈“防弹衣”,提升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免疫力”。
四是反诈宣传进校园。反诈中心民警深入全市各学校,分批次、分步骤为广大师生上好反诈“法制课”,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将“网络刷单、虚假中奖、游戏充值、短信链接”等常见的诈骗案例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及家长加入到反诈宣传伍中,不断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
五是反诈宣传进军营。反诈中心民警从部队官兵身份特殊性、环境封闭性等角度进行预判,通过PPT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性、严重性,解剖诈骗手段的欺骗性、隐蔽性。同时根据部队士兵的特点,重点讲解有针对性的诈骗类型,提醒大家时刻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切实增强自身反诈防骗意识。
六是反诈宣传进影院。反诈中心积极创新宣传方法,借助影院影响范围广、宣传力度大的优势,通过大银幕的视觉冲击,有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反诈宣传更精准、更接地气,以增加反诈宣传的曝光度、知晓率和传播力。组织群众、师生、社区工作人员等群体,积极开展反诈观影活动,营造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的浓厚氛围,从思想上筑牢防诈反诈的“防护墙”。
珲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反诈宣传关键点,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宣讲,采取精细化、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切实做到宣传受众无死角、宣传内容有力道、宣传形式不老套,推动反诈宣传融入到群众生活的全过程,切实提升广大群众识骗防骗能力,降低涉诈违法犯罪风险。(珲春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