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倪彤)2月24日18时,正值元宵佳节万家团圆,板石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名老人在公路上独自行走,询问老人身份信息、家住哪里,老人回答不上来。因夜间天气寒冷民警带老人到附近的加油站,为老人提供水和松软面包,待老人安稳下来,民警再次询问老人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然而老人看起来神志不清,所答非所问。
“大娘,您的名字?”“记不记得电话号?”“您爱人的名字?老伴?掌柜的?”询问老人名字时,老人口齿不清,发出的声音无法辨认是什么字,人口查询范围大,难度极高。就在沟通陷入僵局时,民警想到老人语言表达有障碍,也许可以写字,便为老人提供纸和笔,老人在纸上颤抖着写出了自己的名字,经民警仔细辨认并和老人反复确认,通过公安系统对本省同名人员进行筛查,同时联系珲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近期是否有关于走失人口的报案记录,在民警与多方配合近3个小时的努力下,最终锁定了老人的身份信息,并通过人口系统信息联系上了老人所在村屯的村干部,经与村干部视频连线,确认了老人的身份并成功联系上了老人的家属。
21时,老人家属赶到板石加油站,对民警表示感谢,老人的丈夫崔先生说:“要不是你们发现的及时,还这么费事地帮着联系我们,我们这个节日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经询问家属得知,老人姓郑,家住珲春市大岗子村,今年71岁,晚上吃过晚饭后独自沿环城高速公路步行14公里来到板石镇,因迷路找不到家,被巡逻的民警发现后一家人成功团聚。民警提醒:一定要为老人随身配备家属联系卡及通讯定位工具,谨防类似意外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