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程丹 报道)“这栋冷库是京东分拣中心和云仓,另一栋是冷冻和冷藏区。建成后,将成为延边州内最大的冷链物流项目。”4月10日,在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冷链物流建设项目现场,建设单位负责人张宇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95亿元,将于今年全面建成并投产,年吞吐量可达50万吨,实现税收300万元,并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工地上,远远望去,铲车、钩机正挥舞着“手臂”大展身手,数十名工人在忙着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装饰等工程。据了解,该项目于2022年5月开工,总占地面积近5.7万平方米,包括2栋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的冷库。冷库的施工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设计标准,普通建筑只需做外层保温,而冷库的内层不仅要做保温,还要做防水。
冷链物流,就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
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明确支持冷链物流的相关技术研发,力求在源头上提升我国冷链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在“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布局中,延吉空港区的这一项目,成为了东北产区的一个重要物流节点。
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体系尤为重要。通过这一物流通道,将把延边黄牛肉、果蔬等农产品外销的“鲜”字招牌擦得更亮。同样,由外地流通到延边的货物也多了一层保障。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