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曹丹)吉林省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运行以来,蛟河市政务服务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跟部署,圆满完成了公共资源交易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发挥协调职能,永葆探索之心积极迎接新平台、新任务,在启动建设中获得省交易管理处和吉林市交易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以及平台技术服务单位的密切支持,统筹指导项目采购人、评标专家等相关主体办理CA锁并学习掌握平台使用要领,实现多头联动整体推进,有效保障蛟河市建设工程项目顺利进场交易。
二是深入优化平台功能,推动建设工程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数字化、标准化运行、在吉林地区率先实现建设工程交易项目上线全省一体化交易平台,做到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一网通办,同时对进场项目所需材料进行全面优化精简,让招投标参与各方更加便利。蛟河市运行全省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来,共在平台运行建设工程交易项目13个,总预算为13976.3382万元,成交金额12143.17566万元,节余资金1833.16254万元,2024年蛟河市在吉林地区率先运行矿业权交易项目1宗、土地交易5宗,已成交土地和矿业权项目交易共4宗,成交金额2832.89万元,电子化交易率达100%。
三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保证金退付各项规定,推动开展了清理历史保证金工作,倡导各行管部门遵循清理原则积极组织清退,做到应退尽退。进一步明确各方退付保证金各方主体责任,全面提高保证金清退效率,明确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保证金退付,中心责成专人对动态跟进中标项目。
四是对重大工程招标投标项目开启绿色通道,优先进入交易平台,为重大工程招标投标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快速完成平台项目注册流程,提供在线填写表格和上传资料的功能,方便项目方快速完成注册。设立场地预约系统,根据项目需求和平台资源情况,自动匹配并预约合适的场地,建立公告文件发布机制,实现自动化发布和推送,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达给相关方。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依据项目推进需要,精简、压缩等合理调整各环节的时限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供全天候服务,实现即来即办、线上申请即办,做好在线咨询和解答服务,解答项目方在招标投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招标投标效率。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