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波 陈庆山)在生态司法领域,环境资源案件的办理,特别是生态破坏和损害程度的取证、损害范围确认、判后生态损害赔偿的执行,以及碳汇赔偿修复的成效确认,往往受到地理环境、案件涉及面积等因素的制约。
珲春林区基层法院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将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拍摄技术引入环境资源案件审理过程中,为案件办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
与传统拍摄方式相比,无人机多光谱拍摄技术具有灵活、高效、高精度以及显著的差异特征,不受地形和障碍物的限制,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高质量影像数据,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在环境资源破坏案件中的监测和评估效果明显,为环境资源类案件证据收集和固定提供有力支撑,持续监测修复状况确保生态修复成果。
无人机多光谱拍摄技术在环境资源类案件的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司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该技术为案件的证据收集、生态损害评估和修复效果监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幅提升了环境资源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未来,珲春林区基层法院将进一步探索和推广这一技术的应用,以更加灵活、高效、规范的方式将其融入各类案件审理中,推动司法工作与科技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生态司法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