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建丰 张学哲 报道)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
本届航展,飞行表演盛况空前,一批航空航天领域“大国重器”集中亮相,见证着中国航空航天跨越发展能力。
静态展示区前人头攒动。今年航展,观众可以登机参观中国自主研发的200吨级大型运输机运-20,机身长度47米,高度15米,先进翼型、澎湃动力和高效航电,造就这一“大国重器”。
与运-20遥遥相望,“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凸显商业空天领域突破性进展,有望实现可重复使用、自主着陆;中国航发国产民用航空发动机获超百亿元订单,“钢铁雄鹰”拥有越来越多“中国心”……
国产雄鹰,振翅翱翔。航展上,一系列无人系统装备演绎“未来已来”。无人机化身“天空骑士”,无人船上演“水上芭蕾”,大型无人作战艇“虎鲸”精彩亮相,无人科技装备让观众们纷纷感慨“未来已来”。
为青藏高原实施精准人工增雨(雪),在2023年台风“海葵”中执行高空多维度气象探测,在地震期间执行应急通信与灾情侦察……国产“翼龙”无人机近年来在国内外广受赞誉。
从有人驾驶到无人智能,科技跨越彰显鲲鹏之志。漫步航展,能感受到科技照进现实,让生活更加美妙。
11月11日,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首航,首批打“飞的”乘客抵达珠海看航展。打“飞的”出行、无人机物流配送……随着低空经济发展,穿行“天空之城”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航展上,样式各异的“飞行汽车”、垂直起降飞行器,这些新一代的交通工具让人们对未来出行方式有了直观的感受。
航空航天技术在不断擦亮人民美好生活的科技底色:发动机叶片监测“医生”、海上救援定位高手、阿尔茨海默症一体化无创诊疗系统……
“通过转化应用,中国电科开发出一系列方便实用、‘接地气’的民用产品,让航天技术‘下凡’。”中国电科参展专家表示,空天技术将赋能千行百业。
回望来时路,中国航展从1996年拉开序幕,历经近30年,见证着航空航天自信。从8000平方米到12万平方米,今年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0余家企业齐聚中国航展,境外展商比上届航展增长了104%。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中国航展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跃升,已跻身世界顶级航展之列,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航空航天成就及国防装备实力的“闪亮名片”。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