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艺苑

龙井市借《混沌》之力 筑牢非遗传承根基

发布时间:2025-03-27 20:20: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吉林省全省原创群众文艺作品优秀节目库名单正式公布,龙井市文化馆选送的假面舞《混沌》凭借独特的艺术表达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节目创作团队的高度认可,更是龙井市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与突出成果。

艺术解码,道具构建文化叙事。《混沌》根植于传统假面舞,围绕“假面”与“扇子”两大核心道具,构建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叙事。节目中的假面由传统百年工艺精制而成,夸张的非对称造型和抽象纹饰,赋予角色“混沌初开”的原始生命力。演员手持手绘图案的民俗传统团扇,运用“旋转扇”“开合扇”“抛接扇”等精湛技法,将扇子化作“开天辟地”的意象符号,完美诠释“混沌—有序”的哲学主题。

传承创举,“道具+人”双驱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积极探索并实践了“道具+人”相结合的综合性保护模式。在技艺传承方面,文化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展开了深入合作交流。坚持“传统基因与现代灵感相结合”的核心理念,从面具的非对称创新设计,到传统纹样的现代表达,每一幅面具作品都实现了“以古鉴今”的文化对话,有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创新中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传播,让非遗融入生活。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龙井市文化馆匠心独运,常态化开展“戴假面、学扇舞”亲子互动体验活动。原本高高陈列于舞台之上的假面和扇子,由此打破隔阂,转变为大众能够亲手触摸、亲身感受的文化载体。与此同时,文化馆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浪潮,借助数字平台推出“灵动的假面故事”系列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深入剖析假面与扇子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揭秘传统艺术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孙文明)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