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医患情深|89岁战火英雄与白衣战士的跨时代守护

发布时间:2025-04-17 22:19: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414日,当明媚的阳光穿透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急诊外科楼玻璃窗,洒在一枚枚泛着金光的勋章上。一位身着旧式军装的老人挺直脊梁,胸前挂满的勋章无声诉说着他曾经的英勇与奉献。——他是抗美援朝老兵程大爷,三个月前,他在这里历经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113日,程大爷在过马路时不慎遭遇车祸,人被狠狠撞飞,转瞬陷入半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

而此刻,他精神矍铄地手捧三面锦旗,与曾经救治过他的于海强副院长及骨科诊疗中心任红革副主任、李海锋主治医师等医护人员重逢,充满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们!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你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当年他用身体挡子弹,今天我们多学科联动制定“英雄方案”。

当载着程大爷的救护车一路呼啸,急速抵达我院急诊外科楼时,紧张的救治工作即刻展开。一系列检查结果令人揪心不已:小腿骨折、脑出血、额骨与鼻骨骨折,还有肋骨多处骨折……这些伤情,随便哪一项对于高龄老人而言都很危险。

与此同时,延吉市老兵之家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赶来,主动承担起陪诊的责任。经与工作人员沟通,医护人员得知程大爷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身边唯有年迈的老伴相依相伴。

“这是国家的功臣,我们就是他的亲人,必须全力以赴!”于海强立刻启动救治绿色通道,迅速召集多学科会诊。骨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胸外科、眼科以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火速集结,为老人家制定了专属诊疗方案,并以最快速度协调老人从急诊医学科观察室转至骨科办理入院,以细致的服务让老英雄感受“延医温度”。

神经外科专家有效控制住脑出血,成功避免了进一步神经损伤。

胸外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团队紧密配合,妥善处理肋骨骨折、眼眶骨折及鼻骨骨折,极大地缓解了老人的疼痛与呼吸困难。

骨科诊疗中心任红革治疗团队对小腿骨折进行石膏固定,并开展精细物理治疗,确保骨折部位稳定愈合。李海锋主治医生根据程大爷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助力他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睡得好不好呀?”“吃得怎么样呢?”“身上有没有哪儿不舒服?”……那段日子里,医护人员日夜守护,精心治疗、悉心照料。医生每日多次查房,依据程大爷的病情变化,精细调整治疗方案。护士们不仅按时为他翻身,还时常陪他聊天解闷,在饮食方面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随着时间推移,奇迹悄然发生,程大爷的病情显著改善,身体各项指标趋于稳定,精神状态也日渐好转。出院那天,尽管步履蹒跚,但程大爷眼中满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战火硝烟到医海暖流,锦旗飘扬下的生命守护。

三个月转瞬即逝,老兵身体康复如初。满心挂念与感激,他再次踏入医院。现场的氛围温馨得如同春日暖阳。

于海强紧握住程大爷的手,那双手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满是岁月与功勋的痕迹。他动容地说:“程大爷,您是国家的英雄,守护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您如今身体恢复得这么好,我们打从心底感到高兴。”

任红革微笑着说:“您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保家卫国,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生活。我们能为您做点事,是我们的荣幸。您的坚强也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帮助每一位患者。”

李海锋则回忆起治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程大爷,您特别配合治疗,每次康复训练都那么努力,这也是您能恢复得这么好的重要原因。您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周围的患者和家属们目睹这一幕,纷纷投来赞许与感动的目光。这一场景,不单单是医患之间一次温情满满的重逢,更是生命奇迹的生动再现。医护人员凭借精湛医术与无私大爱,为程大爷重新点燃康复的希望之火;而程大爷则以他骨子里的坚强与乐观,回馈给医护人员数不清的感动与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三面鲜艳的锦旗,承载着老兵对生命的深情礼赞,更见证着新时代医者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它时刻警醒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牢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李海峰 林子豪)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