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警讯

进学派出所:法治小课堂 孵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执法“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5-08-06 21:30: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5日下午,延吉市公安局进学派出所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第四期“砺能育警”法治小课堂如期开讲。从7月份至今,每周二的这个时段,这里都会变成“实战练兵场”——所内在执法办案能力、规范执法能力、文明执法能力、应急处突能力、执勤管控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8个方面的业务骨干轮流登台,用最鲜活的案例、最实用的技巧,为全所民辅警“充电赋能”。这场持续升温的“小课堂”,正悄然孵化着基层执法的新理念:让规范成为习惯,让服务融入细节,让实战对接课堂。

从“课堂”到“现场”:用案例敲开思路。第一堂课,“执法办案不是简单的‘按流程走’,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既解‘法结’又化‘心结’。”所长带着大家逐字逐句学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课后,全所还开展了警容警纪自查自纠,民辅警们都对着镜子反复调整着装。第二堂课聚焦“礼仪”、“接待语言”,由教导员主讲。教导员一边示范,一边让大家互相纠错。第三堂课由办案队队长主讲“案件办理规范”。把案件从接警、笔录、证据固定到文书制作,拆成20多个“关键节点”。第四堂课:所内法制专家的讲台变成了“案例复盘室”。

“遇到醉汉持刀怎么办?”“巡逻时发现可疑包裹该先看还是先撤?”主讲人抛出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台下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有人说 “先喊话警告”,有人说 “找掩体伺机夺刀”,最后主讲人结合《公安机关执法细则》总结:“处置危险情况,第一原则是‘保护群众,保护自己’,既不能鲁莽上前,也不能消极退缩。”

两小时的课结束后,民警们还围着副所长追问。“以前处理纠纷,总想着‘赶紧完事’,现在知道,每一步都有学问。”民警肖弘毅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共情式沟通”“证据链闭环”等新名词,“这些技巧,明天出警就能用。”

小课堂里的“大变化”。从警容警纪到案件规范,从礼仪细节到应急处突,进学派出所的法治小课堂就像一场“实战模拟训练”。每周二下午,没有空洞的理论,全是“拿来就能用”的干货;授课的不是专家教授,而是身边最熟悉业务的同事;讨论的不是遥远的案例,而是上周刚发生的真实事件。

“以前觉得老民警凭经验办案就行,现在发现,规范比经验更可靠。”这是民警们最大的感受。如今,所里接警时,“您好”“请坐”成了标配;办案时,大家会主动对照问题自查;调解纠纷时,“共情式沟通”让成功率提高了不少。

接下来的法治小课堂还将聚焦“执勤管控中的隐患排查”“与特殊群体沟通技巧”“心理疏导辅导”等内容开展。正如所长左永鹏所说:“我们要的不是“完美课堂”,而是让每个民警都明白:执法不仅要懂法,还要会用法;不仅要有力,还要有温度。”

这场持续升温的“小课堂”,正在悄然改变着这支基层队伍——从细节里的规范,到沟通中的真诚,再到处置问题时的智慧,一种更专业、更亲民、更可靠的执法新理念,正在这里慢慢生根发芽。(王永范)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