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批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抵达,龙井市三合镇下辖各村精心策划系列迎新与融入活动,以“融新”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破冰”、“铸魂”、“破障”、“传承”行动,帮助志愿者快速扎根基层、融入乡村,点燃服务边疆、投身振兴的青春热情。
三合村的“家”味道。在三合村,一场热气腾腾的包饺子活动成为迎新“主旋律”。新老志愿者围聚一堂,揉面、拌馅、包捏。面团在指尖传递,陌生与隔阂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融。案板上形态各异的饺子,映照出彼此靠近的真诚。这份“烟火气”里的温暖,为新志愿者驱散了初来异地的孤独,奠定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感基石。随后,新志愿者迅速投入古树咖啡驿站工作,在老志愿者“手把手”带教下熟悉流程,新思路与老经验在咖啡香中碰撞,为乡村服务注入新活力。
北兴村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和志愿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确保新到岗志愿者迅速融入角色、发挥作用,以“五个一”系列活动为抓手,既强化党性引领,又夯实实践根基,为新到岗志愿者快速融入乡村、投身振兴事业搭建平台、凝聚力量。
北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新宇为新到岗志愿者讲授了到岗后的第一课——专题党课。并结合乡村振兴鲜活案例,强调政治素养是干事创业的“总开关”,引导志愿者严守纪律、锤炼作风,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实效。
北兴村精心组织了新志愿者到村后的欢迎会,为大家送上包含生活用品的 “暖心礼包”,村书记为志愿者介绍村情,让“老”志愿者分享心得,迅速增强新人的归属感与团队凝聚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带领新志愿者走家串户,倾听民声,详录信息,建立民情台账,让新人在炕头对话中找准服务“切入点”。
为助力乡村特色产品 “走出去”,工作队组织新志愿者首次开展直播培训与实践活动。聚焦赋能,“老”志愿者倾囊相授设备操作、产品推介、互动技巧,新老搭档默契推介北兴风光与特产,探索“流量变现”助农新路。
为帮助新志愿者更快进入角色,北兴村第一时间专门组织了座谈会,梳理了前期完成的任务,结合新志愿者特长与村情需求,明确民生服务、电商助农等重点岗位职责,制定阶段性目标,以“钉钉子精神”压实责任。
在鹤栖村,新志愿者的“入职考验”来得格外温情。高星、王振霖、沈宏凯三位新人首日便遇朝鲜族阿迈(奶奶)因手机故障焦急求助。面对语言障碍,他们耐心倾听,细心操作,最终成功解决难题。这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第一次拥抱”,成为新人融入西部的生动起点。迎新会上,老志愿者代表包玥涵分享了攻克语言关、动员村民、建立情谊的实战经验,为新成员点亮前行的灯。工作中,新老志愿者并肩协作:老将沉稳调度、点拨沟通细节,新人热情投入、引入信息化优化流程,彼此在共同目标下迅速融合,“我们”取代了“新老”,效率与情怀同步升级。
富裕村迎来了4位青春洋溢的新面孔。迎新会上,驻村第一书记于成坤深情嘱托,强调“卫国戍边”的光荣使命与政治责任,明确志愿者在村级治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并郑重承诺:“村里是大家的坚强后盾,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会议结束,“老带新”模式即刻启动:在会议室讲解村务材料审核要点,在直播室体验助农直播试播,在便民服务大厅熟悉办公流程。边看边学、边问边做,新人们在实战中迅速上手。带着“沉下心、扎下根,为边疆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的誓言,4名新志愿者精神饱满地奔赴岗位,决心在“老”同志的引领下,用青春汗水在富裕村的广阔天地书写绚丽篇章。
三合镇各村独具特色的“融新”实践,为西部计划志愿者铺设了快速成长的跑道。从三合村“烟火气”里的温情破冰,到北兴村系统“五个一”工程的全面筑基;从鹤栖村跨越语言的真诚破障,到富裕村戍边使命的庄严传承,新老志愿者正完成着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他们的接力奋斗,如同点点星火,在龙井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汇聚,必将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注入澎湃不息的青春动能。富裕村将持续做好培养与保障,静待这批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一线绚丽绽放。(杨波)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