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警讯

以“四大智能场景”应用为引擎 推动刑事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28 21:28: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部署和吉林市检察院“检察科技年”工作要求,紧扣“科技赋能、实战导向、质效提升”主线,蛟河市检察院聚焦刑事检察办案中的重点与难点,全面推进四大智能场景应用,实现刑事检察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智驱动”转型。

构建智能体矩阵,为检察履职注入新动能。

蛟河市检察院以科技赋能检察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刑事检察中的应用,打造“红叶智检智能体矩阵”,覆盖文稿撰写、量刑辅助、证据分析、释法说理等多类场景,推动检察履职从“人工驱动”向“智能协同”迈进。

精准“投喂”数据,开发“定制化”智能工具。干警结合日常办案需求,定向收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等数据,通过互联网语言分析模型反复测试优化,构建“取保候审一点通”“量刑小助手”等十余个智能体,实现“一场景一工具”。例如,针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能否外出打工”“请假流程”等高频咨询,“取保候审一点通”可实时解答法律规定,进行操作指引,上线以来已为80余名嫌疑人提供精准服务。

聚焦实战应用,释放“智能化”履职效能。智能体矩阵全面覆盖刑检流程。在文稿撰写环节,“案例撰写助手”可自动生成案件审查报告框架;在释法说理环节,“法治宣传机器人”根据不同罪名生成个性化普法内容。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干警办案200余次、群众咨询100余次,成为刑检干警名副其实的“指尖办案助手”。

深化“检之星”应用,重塑刑检办案新范式。

年初以来,在吉林市检察院统筹指导下,蛟河市检察院深化“检之星”AI助手应用,通过实战检验,推动法律文书制作、类案检索、证据分析等核心环节实现全面提升。

功能升级贴合办案实际。系统聚焦刑检办案难点,升级知识库检索、案件要素提取、文书纠错、类案推送和文书撰写五大核心模块。要素提取功能可自动抓取起诉意见书中的关键事实、证据和量刑情节,生成结构化案件信息表;“文书撰写”模块通过智能梳理证据材料、检测矛盾点、归纳证明力,快速生成起诉书、检察意见书初稿,大幅度节省了文书制作时间。如在李某盗窃案中,干警运用“检之星”完成证据梳理和文书生成仅需2小时,较传统流程提速60%

实战应用强化质效把控。系统设置“检察官审核确认”环节,既确保法律文书严谨性,又避免过度依赖技术。类案推送功能支持自主选择“两高”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或互联网案例,为疑难案件提供多维度参考。截至目前,“检之星”已辅助生成法律文书60余份,推送类案28件,刑检部门办案质效指标显著提升,成为干警“离不开、用得好”的“智能搭档”。

激活大数据模型,催生法律监督新战力。

蛟河市检察院坚持监督端口前移,积极运用外部先进监督模型,构建“多模型协同、全流程覆盖”的刑事监督体系,推动法律监督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系统治理”升级。结合办案实际,先后应用乐平市侦查及审判活动监督模型、贵州紫云县从业禁止令监督模型、大连市审判监督研判模型等5类模型,聚焦侦查活动超期、审判程序违法、从业禁止令执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以实战验证实效,强化监督刚性。重点对2024年以来648件审查起诉案件进行智能筛查,仅用3分钟便识别出13件疑似违法案件线索。随后,干警通过人工复核原始案卷,精准判定5件案件存在瑕疵,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整改问题15个。

深挖AI潜力,助力案件办理质效提升。

针对刑检办案中证据审查耗时长、法律适用争议多、类案检索效率低等问题,蛟河市检察院以“科技赋能·实战练兵”为主题,组织开展多场刑检实务案例分析展示活动,推动干警从“被动用工具”向“主动挖效能”转变。

精选实战案例“练真功”。组织刑检干警从在办的疑难案件中筛选证据存疑、法律适用争议、跨罪名竞合等案件,对DeepSeek提出证据矛盾点排查、罪名分析、类案比对等指令,利用其强大的法律知识库,对各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进行深度理解和精准分类,快速给出准确的法律条文及相关解释。如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时,检察官对基本案情脱敏后,围绕“AB行为定性”“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的影响”“证据认定标准”等实务难题,对DeepSeek系统连续发问,系统快速生成法律条文释义、全国类案裁判规则及如何完善证据链条,为检察官突破办案瓶颈提供精准指引。

聚焦办案需求“提效能”。针对复杂案件,检察官通过DeepSeek系统的“量刑辅助”功能,在严格遵循案件事实、量刑情节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自动生成量刑建议区间,并同步推送类案判决结果,有效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活动开展以来,总体办案效率提升40%以上,真正实现“以智提能、以练促干”。

下一步,蛟河市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拓展跨部门数据共享场景,探索“AI+法律监督”新路径,利用科技力量推动法律监督从个案处理向类案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升级,为新时代检察工作现代化注入更强科技支撑。(王永范)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