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州委宣传部、州委统战部、州委网信办、团州委、州民委、延边大学、延吉市人民政府共同协办的“多彩延边 霓裳风华”民族服饰文化展演活动在延边大学求真楼前举行。本次活动以民族服饰与音乐艺术相融合为表现形式,通过“传统+创新”“展示+展演”的方式,集中展示延边州在民族服饰及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进一步擦亮“延吉公主”旅拍品牌,为推进文化强州建设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共分为《延吉公主成长记》开机仪式、民族服饰文化展演和“非遗之光”民谣音乐会三个部分。
《延吉公主成长记》宣传片助推文旅融合。为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决策部署,延边州文广旅局与吉林广播电视台携手,以“延吉公主”IP为核心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通过设立“公主学堂”、推出“一日公主养成计划”等内容拍摄相关宣传片,致力将旅游体验从“旅拍打卡”升华为“文化感悟”,全面推动“延吉热”向“延边热”迈进。当天,《延吉公主成长记》正式开机,期待通过该片带领更多游客深入延边、品味文化、传递友谊。
民族服饰文化展演促进传统与创新共融。民族服饰文化展演以“传统+创新”为主线,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活动邀请了中国朝鲜族服饰传承与创新的四位代表人士:俞玉兰、刘松玉、朱贤美、金知温。俞玉兰说:“此次展演做到了让传统与时尚对话,融合现代审美的创新生动体现了非遗的生命力。”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学生通过“非遗 传承”“融合 焕新”“华韵 共美”三大篇章,精彩演绎了各位设计师与传承人制作的精美服饰,以专业的舞台表现和青春风采为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延边大学大四学生刘沣莹表示,作为延大学生延边是我的第二故乡,传承和创新发展延边非遗文化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非遗 传承”篇章展示传统婚服、节日礼服、日常便服等,配以伽倻琴、短箫等传统民族音乐与舞蹈,再现风华古韵之美。“融合 焕新”篇章以中国朝鲜族元素为基底,融合现代时尚、跨界工艺改良的民族创新服饰,展现民族服饰生活化、国际化的创新成果。“华韵 共美”篇章“中国风”主题朝鲜族服饰系列,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与朝鲜族服饰巧妙融合,诠释中华文化交融共生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邀请了在延的藏族青年干部代表参与多民族服饰展演篇章。创新采用“一服饰一歌谣”的形式,展现各民族服饰的独特美感与深厚文化内涵,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西藏青年干部、延吉市林业局林长制工作科副科长次仁加布表示,“今天在现场穿上藏族的民族服饰进行展演我感觉非常自豪,我将珍惜在延边的每一天,当好两地协作发展的桥梁纽带,像热爱故乡般地深耕延边这片土地。”
“非遗之光”民谣音乐会传统音韵与现代演绎交织。服饰展演结束后,“非遗之光”民谣音乐会随之拉开帷幕。“民族之声 文艺和鸣”环节中,非遗传承人带来原生态歌谣,令人感受到跨越时空的纯朴乡音与真挚情感。盘索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崔丽玲演唱了古老而深情的《鸟打令》《骁》。“老歌新唱 延边情怀”部分,延边籍知名组合隔壁泰山组合演绎了改编版《阿里郎》《红太阳照边疆》,攀达组合则为《桔梗谣》《嗡嘿呀》等传统民谣融入电子、说唱等现代音乐元素,在创新中传承、在融合中突破,使延边非遗民谣焕发全新生命力。
音乐会在全体演员与观众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圆满落幕,用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与美好祝福。
整场活动通过服饰与音乐的交融,为观众带来一场深刻的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中国朝鲜族传统服饰的瑰丽多姿、非遗音乐的创新表达、多民族文化的灿烂交融,无不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延边土地的开放包容。延边州诚挚邀请各界朋友通过“引客入延”政策,深度体验延边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文化底蕴,共同推动延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张京)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