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聆听

以“两个覆盖”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2025-09-24 22:26: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城市运行的每个角落,成为服务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强这一群体的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简称“两个覆盖”),不仅关乎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更是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新就业群体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工作流动性强、组织关系松散、权益保障不足。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却常常游离于传统组织体系之外;他们用辛勤劳动服务千家万户,却往往面临“无处落脚”“无家可归”的尴尬。这种“隐形”状态导致党建工作面临“找不到人”“够不着边”“使不上劲”的现实困境。

以外卖行业为例,全国数百万骑手每日配送单量超过3000万,当新经济催生新职业,新职业造就新群体时,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实现有效的“两个覆盖”。

“两个覆盖”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现新就业群体“两个覆盖”,需要打破传统党建思维定式,构建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北京市探索的“红色驿站”模式颇具启示意义——在配送站点、商圈楼宇建立党群服务站,为骑手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基础服务的同时,开展组织生活、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党建工作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浙江省推行的“云端党支部”则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通过开发党建APP、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让分散在各地的党员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参加组织生活。某快递企业开发的“党员骑手”小程序,不仅实现了党员在线学习、在线会议,还能实时显示党员骑手的位置分布和服务评价,让“隐形党员”显形,让“流动红旗”飘扬。

更为关键的是,一些地区已开始将“两个覆盖”与权益保障有机结合。深圳市在新就业群体聚集区设立“法律援助站”,上海市将骑手、网约车司机纳入工会会员服务体系,南京市试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这些实践表明,党建工作只有与新就业群体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加强新就业群体“两个覆盖”,不能仅停留在组织建设层面,更要着眼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新就业群体具有独特的治理价值——他们是城市运行的“传感器”,是社情民意的“采集器”。充分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能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成都市武侯区实施的“先锋骑手”计划,鼓励党员骑手兼任社区网格员,在送餐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及时上报,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杭州市下城区组建的“网约车司机志愿服务队”,在疫情期间承担了医护人员接送、防疫物资运输等任务,展现了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担当。

这些创新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当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党建工作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党组织不仅要覆盖他们,更要引领他们;不仅要服务他们,更要依靠他们。唯有如此,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让党旗在新就业群体中高高飘扬。加强新就业群体“两个覆盖”,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答题。这既需要顶层设计的制度创新,也需要基层实践的积极探索;既需要传统工作方法的传承,也需要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既需要党组织的主动作为,也需要新就业群体的热情参与。

当外卖骑手的配送箱上贴上党员标识,当网约车的前窗玻璃悬挂着“党员示范车”标牌,当快递站点的墙上挂起鲜红的党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党建工作的有形覆盖,更是党的影响力、凝聚力的有效提升。让每一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能找到组织归属,让每一名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两个覆盖”工作的初心所在,也是使命所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新就业群体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两个覆盖”为抓手,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的“家”,我们就能汇聚起更磅礴的力量,书写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精彩篇章。(朱宏)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