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仓实吉林庆丰收 党建领航启新程——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发布时间:2025-09-24 22:27: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金秋九月,五谷丰登酬沃野;佳节共庆,万民欢悦荡清歌。值此中国农民丰收节盛会之际,我们瞩目白山松水间那片承载着希望的广袤黑土地,见证着八百万吉林农民以汗水浇灌的累累硕果,更深刻感悟着耕耘与收获背后所昭示的发展伟力与时代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扎扎实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仓廪充盈固国本,产业升级焕动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的沃野田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从西部黄金玉米带的“金黄海洋”到东部白金水稻产区的“千里沃野”,从广袤平原的连片丰收到丘陵坡地的特色种植,一幅幅穰穰满家的画卷正在吉林大地次第展开。这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是科技创新、装备升级、政策赋能、辛勤耕耘共同谱写的现代农业交响曲。吉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确保耕地数量红线和质量提升。农业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现代种业发展蹄疾步稳,保护性耕作等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广,“梨树模式”已成为全国黑土地保护的闪亮名片。大型农机在广袤田野轰鸣驰骋,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图景正逐步变为现实,科技已成为端牢“吉林饭碗”的最硬底气。“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战略深化落地,以玉米水稻为基盘,以肉牛、生猪等优势畜产品为驱动,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向精深加工延伸、向高端品牌跃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53.2亿斤的历史高位,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了坚实的“吉林力量”。“丰收”之于吉林,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转型升级、实现从“大粮仓”到“大厨房”“大工厂”跨越的澎湃新起点。

村容蝶变焕新貌,三业融合涌生机。丰收是物质的充盈,更是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的生动写照。吉林省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统筹城乡发展,绘就和谐共生新画卷。乡村建设步履铿锵。“千村示范”引领“万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持续补齐。昔日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整洁畅通的柏油路或水泥路,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流入千家万户,清洁高效的能源覆盖更广区域,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网络让农村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绿树掩映、庭院整洁、文化墙绘处处可见,留住乡愁的同时焕发时代新颜。产业融合激发活力。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更多更公平地向农村倾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乡村,正逐步与“创业有机会、发展有平台、生活有奔头”的宜业环境融为一体,和美乡村的蓝图在吉林大地上日益清晰可感。

固本强基先锋领,党群同心伟力生。乡村的全面振兴,关键在党;丰收的伟大喜悦,力量在基层。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犹如镶嵌在乡村沃土上的坚强战斗堡垒,始终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美乡村的核心力量与“主心骨”。吉林省坚持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治理和振兴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工程来抓。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基层带头人队伍。大力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为引领集体增收、带动农民致富的强大动能。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实干为民”的优良作风,活跃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在农忙时节带头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在生产间隙,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民种植养殖技能;在产业发展、政策落地、矛盾调解等方方面面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建领航、干群同心”的生动局面,成为吉林乡村一道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亮丽风景线。实践证明,只有建好建强村党组织这个“一线指挥部”和“桥头堡”,才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将党的惠民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丰收。

沃野峥嵘丰岁稔,干群勠力践初心。一年一度秋分至,正是春种收获时。丰收之节,恰逢吉林大地秋收工作的关键时期。金色的稻浪随风起舞,饱满的玉米堆满庭院,田野里农机驰骋、欢声笑语,这既是一年辛勤耕耘的最高荣誉礼赞,更意味着新一轮热火朝天的秋收战役已经打响。“颗粒归仓”是当下的核心任务,是对春天承诺的兑现,更是对国之大者的尽责担当。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秋收工作,强化服务保障,精心组织调度农业机械化力量,确保应收尽收、快收细收。农业、气象、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保障农机作业畅行无阻、油料供应充足及时、天气信息精准到户。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科学收获、安全储粮,有效防范灾害天气,减少“地头损失”,努力把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在手、仓廪更实。广大农民朋友,作为丰收画卷的主角,正以“抢”的精神、“争”的意识、“实”的干劲,顶着晨曦、披着晚霞,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收获喜悦。他们的劳动实践,是丰收节最深沉、最动人的底色。

庆祝丰收,是为了致敬耕耘,更是为了展望未来。在庆贺吉林又一季硕果盈枝的同时,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必将更加坚定地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更扎实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更全面地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我们在收获的喜悦中汲取前行动力,在金色的大地上凝聚奋进伟力,让黑土地持续焕发勃勃生机,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吉林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吉林“三农”事业的璀璨新篇。(王延旭)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