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西南地区首家基于影像云大数据无胶片化及医学AI应用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18-04-20 11:50: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4月18日下午,铜仁市人民医院与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众医疗”)就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项目展开签约。至此,西南地区首家基于影像云大数据及医学A应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铜仁市人民医院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开启了新时代影像云大数据电子影像二维码及医学AI使用的新篇章。

本次项目启动会由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铜仁)联络组组长王晓华主持,铜仁市人民医院院长石华致辞,铜仁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少荣,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王元林出席并分别讲话。铜仁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吴洋富,铜仁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维权等领导出席会议,铜仁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医联体医院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等200余人参会。

铜仁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少荣表示此次启动对铜仁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希望在铜仁全市范围内可以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特别强调要用互联网+健康医疗做好这件事,拥抱大数据,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医疗水平,让患者少跑腿。

铜仁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少荣讲话

双方代表签约(左为联众医疗贵州子公司总经理范芸,右为铜仁市人民医院院长石华)

开启无胶片化时代及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新征程

联众医疗董事长柴雪挺发表题为“基于医疗数据中心医疗协同应用”的主旨演讲

随后,铜仁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少荣领导一行在铜仁市人民医院院长石华、院党委书记黄胜等陪同下参观远程会诊中心和放射科,并听取院放射科主任史天亮关于影像云大数据无胶片化时代及医学AI的汇报。

以大数据应用为新起点,让更多患者受益

相对于每一次检查成百上千幅图像的CT和MRI而言,患者拿到的那一张胶片也只是九牛一毛。图像不全、图像太小、检查结果无法互认、重复检查等是传统胶片的痛点。铜仁市人民医院在联众医疗的支持下,形成了基于影像云大数据的无胶化实践。

铜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史天亮介绍,传统影像不仅成本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更不能满足影像高质量的打印、传输、保存,而现在定制的电子二维码,不但成本低、环保,而且原始影像永久保存,能够满足远程会诊、移动阅片等,优质资源得以便捷共享,老百姓看病更方便。

据了解,2017年铜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室使用了约30万张胶片 购置胶片花费约600万元。2018年实施无胶化以后 预计节约成本约400万,达到65%以上的降耗比。而患者也是多多受益。患者在医院做完放射科检查后,在自助终端打印带有二维码的纸质报告,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得到储存在云端的医疗影像,包含图文报告、原始影像等信息。影像数据集成、云端存储,以二维码为通道,为患者、医生定位医疗信息提供快速入口,推动无胶化应用,满足远程诊断、移动会诊、网络门诊、双向转诊等多功能需求与新型医疗信息数据共享,是紧跟政策、深化医改的具体实践,可以推动分级诊疗在铜仁乃至贵州的全面展开。

从二维码的表面透视到互联网+医疗的本质,率先在铜仁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启用无胶化应用,为患者、医生、医联体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功能,踏出践行科技惠民、智慧就医,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一步。

基于影像云大数据的无胶化实践

基于影像云平台的医学AI,推动医院智能化升级

医学AI辅助应用能够对心胸部位多种不同病症进行判断,既可以帮助医生迅速筛检出存在病灶的影像,又可在诊断过程中迅速标识出病变位置,尤其在肺结节检测上,它的表现尤为突出。

肺小结节是肺癌的早期表现,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早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早期漏诊率很高。

基于智能影像云及AI高性能的并行运算能力,将有效挖掘肺癌的核心特征点,自动识别并定位可疑病灶,从而辅助医生做出更精确、更全面的诊断,实现肺癌早诊、早治的技术性突破,减少患者过度检查,减轻病患成本,减轻医院负担。

铜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史天亮表示,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的AI辅助应用对肺小结节的识别、评估等具备国内顶级专家的水平。项目上线使用后,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除了对肺结节检测和DR影像分析,还将扩展至乳腺癌、宫颈癌等全身疾病的智能分析和诊断,让更多患者受益。

据悉,这次启动会是贵州省卫计委与联众医疗继2016年签订省级影像云平台建设协议之后的阶段性巨大进展。影像云大数据无胶片化及医学AI应用是贵州大数据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是医院信息化完善和移动互联网作用下的结果。只有拥抱互联网、拥抱大数据,才能进一步助力铜仁用好大数据服务大健康。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