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向右转!上车!”6月20日10时,随着吉林公安边防总队长白山支队池南大队横山边境检查站教导员黄义响亮的口号声,6名装备整齐的边防官兵精神抖擞地跑上执勤车,准备奔赴长白山天池主峰开展常态化巡逻。
横山边境检查站是吉林省最偏远的边境检查站之一,驻守在长白山南坡,辖区面积6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通讯不便、人员稀少。
虽然已经是六月天,官兵们巡逻还带着棉大衣。“我们的执勤区域从海拔1600多米到2600多米,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别看现在晴空万里,眨眼间就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山下下的是雨,山上下的可能就是雪。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的就是我们这儿。”黄义一边上车一边向记者解释。
最冷的时候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巡逻时间长了,官兵们两腮都冻得发硬,说不出话来。
刚出检查站大门,记者就看到进山的公路上有一个停车检查区域,值守在此的4名边防官兵正在对一辆旅游大巴车进行安全检查。
“主要是防止游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景区。”黄义向记者介绍,夏季是长白山旅游旺季。今年6月1日,封闭了5年的南坡景区重新开放,南坡景区生态系统和谐、原始风貌保存完整,从南坡天池主峰峰顶俯瞰天池,角度最佳。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南坡景区每天的客流量都达到饱和。“确保景区安全、游客平安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黄义说。
执勤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道路两侧是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偶尔还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从检查站到天池主峰峰顶约50公里,行车大概1个小时。越往上走,两边的树木就越来越少,渐渐地变成悬崖和峭壁……
一路走一路聊。正聊着,司机秦海洋使劲轮了一圈方向盘,汽车转过一个大弯,记者没有防备,来了一个接近90度的侧倒。
“哎呀,光顾着说话,忘记提醒你了。像这样的大弯,从这里到峰顶一共有28个,我们都叫它‘肘子弯’,其他的小弯就数不清了。”
“走这样的山路对驾驶技术可真是一个考验呀!”记者感慨。
“经常一天上下好几趟,都练出来了。保障安全是第一位的。”作为后勤班班长,秦海洋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有信心。
越往峰顶走,气温越低。在路边的峭壁上,记者发现,还有厚厚的积雪没有融化。
长白山一年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冬天巡逻对官兵的意志是一个考验。行走在没膝深的积雪中,官兵们有时必须得弯下腰,把上身和两只胳膊摇摆起来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有时必须抓住身边的枝条或是灌木,才能把深埋在雪里的腿拔出来。遇到积雪特别厚或是有暗坑的路段,官兵们需要前后拉手,以免因为看不清道路掉入雪窟窿里。
“气温特别低的时候,山风迎面一吹,眼里流泪,瞬间就结成冰碴,扎的眼睛生疼,所以眼睛都是模糊的,看不清路。”秦海洋说,“巡逻时间长了,官兵们两腮都冻得发硬,都说不出话来。回到驻地,迷彩服上是雪,衬衣衬裤里则是水。”
这儿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话间,天空突然下起了雨。
继续往峰顶走,雨时下时停、时大时小,雾越来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到达峰顶时,大雾弥漫,能见度不到十米。
“今天这风得有八九级。”黄义一边说一边递给记者一件备用棉大衣。
记者穿上大衣,跟着巡逻队伍顺着栈道往天池观景台走去。寒风中,6名巡逻官兵身姿挺拔、步伐整齐。
栈道的一侧是悬崖,在几个险要点位,都有一名边防官兵背崖而立。天池观景台上,一两百名游客汇聚在这里,等待雾去云散一睹天池的风采。36号国界碑屹立于观景台一侧,两名边防官兵笔直站立两旁。官兵们的帽子、棉大衣都已经被雾气、雨水打湿,脸颊、鼻子被寒风吹得通红。
为确保游客安全,检查站在每个景点都布置了警力,执勤官兵早上7点就从检查站出发,在景区开放前到达执勤点位,晚上景区关闭后再回驻地。午饭就吃景区送餐车配送的盒饭。
风越来越大,记者感到耳朵被吹得生疼,风顺着裤腿往身上灌,直到回到执勤车上,才感觉暖和一些。
“作为守卫祖国边境的边防官兵,我们‘艰苦不怕吃苦’,怕的是对家人无法弥补的遗憾与愧疚。”
在返回检查站的路上,黄义对记者说,官兵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常年的孤独。
检查站6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没有常住人口,今年南坡景区开放以前,一年四季,官兵们几十公里巡逻下来,看不到人影。“动物影子倒是不少。最怕遇见蛇、野猪、黑熊,挺危险的。”黄义笑着坦言。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官兵们这样形容检查站过去几年的日常生活。虽然今年南坡景区开放,人气上来了,但执勤压力更大了。
“作为守卫祖国边境的边防官兵,我们‘艰苦不怕吃苦’,怕的是对家人无法弥补的遗憾与愧疚。”秦海洋说。官兵们的家都在外地,一年只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平时难以照顾到家庭,过节与家人团聚更是一种奢望。“执勤压力大,张雪松站长和黄教导员总是把探亲的机会让给战士。黄教导员是家里的独子,去年他爷爷去世,他没能赶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张站长的家在长春,是站里离家最近的,去年孩子得了疱疹性肺炎,住院好几个月,他都没时间回去看看。”
“每一名官兵都有自己的不容易。”黄义接过秦海洋的话说,中队长张好鹏的妻子怀孕6个多月了,全靠家里老人照顾。士兵李占波入伍一年多,一直没能休假,端午节,他的父母不远千里来看他,正赶上景区客流高峰,全体官兵上岗执勤。李占波只与父母匆匆一见,就回到岗位上。
说到这里,车内一阵沉默……
回到检查站,记者见到了专程赶来的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横山保护管理站站长徐晓东。横山边境检查站站长张雪松说,管理站与检查站在一个小院里,听说记者来采访,徐晓东一定要来跟记者讲讲他们两家之间的故事。
徐晓东说,长白山南坡自然生态保护完整,野生动物及珍贵草木多,几年前,偷猎、盗伐活动猖獗,遗留的陷阱、铁夹会伤及野生动物。“边防官兵积极配合我们开展联合清区,很快消除了这些隐患。我们这儿没有森林警察,边防官兵就与我们一起担负护林防火的重任。春秋两季是偷猎、盗伐多发期,护林防火任务也重,官兵们配合我们一起上山巡护,在山上一待就是一个星期,时间最长是连续待了一个多月。”
“山上荒无人烟,晚上住在哪儿呀?”记者问。
“住在联通公司废弃的机站里,里面只能住四五个人,其他的人只能睡在执勤车上。”张雪松说。
“还有铲冰除雪、清除垃圾,只要我们有需要,检查站有求必应……”徐晓东正说着,一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来找张雪松,“山顶上下雪了,有40名游客困在山顶,我们的四驱车不够用,得借你们的猎豹车用用了。”张雪松安排好车辆,中年男子松了一口气。
经介绍,中年男子是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南景区经理。他对记者说,边防官兵就是他们的“救火队员”,遇到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边防官兵。今年南景区重新开放,检查站提前做了很多工作,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边境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培训,协调成立边境安全应急保障小组,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应对。“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和甘心奉献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恶劣的气候环境、常年见不到人的孤独并没有阻挡他们青春的激情
吃完午饭,记者参观了检查站两层小楼,小楼不大,但干净整洁。值班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娱乐室、餐厅、宿舍等一应俱全。
据了解,检查站刚建站时,连固定的营房都没有,官兵们靠手搬、肩扛、绳子拽,短短几个月,在荒无人烟的禁区内建起两层营房。去年,在总队、支队和地方政府的全力保障下,对营房进行了翻新改造。
在二层楼梯旁,记者被一面文化墙所吸引,墙上画着一棵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的大树,树叶上贴着一张张检查站官兵与亲人的合影。
“这棵‘大树’是我们官兵手绘的,创意也是官兵自己想出来的。”张雪松介绍。
检查站官兵平均年龄只有24岁,最小的一名战士仅18岁,他们抱着投身祖国边防事业的一腔热血汇聚到这里,恶劣的气候环境、常年见不到人的孤独并没有阻挡他们青春的激情。
业余时间,官兵们自己搞建设,建起了蔬菜大棚、猪圈、鱼池、小凉亭……“我们这里离最近的县城50公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既能解决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的问题,也丰富了官兵们的业余生活。”张雪松说,“我们自己种的蔬菜根本吃不完,那可都是真正的天然无公害食品。”
自深入推进公安现役部队体制改革以来,横山边境检查站官兵思想上也经历了强烈的冲击,但作为改革的见证者、践行者,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坚决听党指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迎接改革,始终保持状态不减、工作不减,忠诚履职,守护边境平安。”黄义说。(作者:吴雪梅 翟宇星 许航 郑玉峰)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