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每年盛夏都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随着长白山旅游高峰期的到来,入区人流车流明显增多,旅游人数逐年攀升,长白山景区山门停车空间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泊车需求。而长白山北景区集散地换乘中心正处在白河森林公安局辖区范围内。据统计,自长白山北景区集散地换乘中心开放以来,日客流量均在万人左右,高峰期每天游客接待量平均每天都在2万人以上。庞大的游客群体给白河森林公安局辖区治安管理带来严峻考验,但该局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局党委对历年白河辖区旅游季各类数据进行汇总研判,紧紧围绕旅游兴州战略部署,创新“一站两室三队”警务模式,构建“四化”式管理体系,推行“四零”式工作标准,全力打造“平安旅游”亮点工程,将一心为民、保林区平安的宗旨贯彻到底。
服务调处“零距离”。在旅游高峰期,换乘中心的游客异常拥挤,“没带身份证怎么买票?”“去哪里乘车?”“去长白山需要多长时间?”类似的问题每天都有无数的游客来询问民警,民警都一一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在一线窗口单位,处理警情比平时工作量的一倍还多,每天都有游客求助:“我找不到宾馆住了。”“我的车钥匙锁车里了。”“我的行李箱落出租车里了。”“我的孩子找不到了……”类似的求助数不胜数,该局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警情处理不过夜,不耽误游客行程”为原则,提出“民警就是导游”“交警就是路标”“执勤就是风景”的旅游警务新理念,将警务工作延伸到景区景点和游客身边,搭建涉旅警情处置“快速通道”、涉旅纠纷调处“绿色通道”。累计至今该局共参与集散中心执勤民警约300余人次,回答游客各类咨询及解决各类问题约7000余次,无偿为游客提供身份证明1500余份。
救助服务“零推诿”。帮游客及时找回孩子、找回遗失物只是警务室执勤民警的日常工作之一。“爸爸,我能在这多玩儿一会儿吗?”8月1日,白河森林公安局巡警大队办公室内,程先生见到走失的女儿小子仪时,激动地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听着女儿稚嫩的童音,他拉着民警的手不停地道谢。8月12日,外地游客方某搭乘出租车时不慎将自己的行李箱遗留在出租车的后备箱中,当方某看到自己的遗失的行李箱被光明派出所民警找回且箱内物品未有缺失时,说人民警察真是好样的!累计至今该局共解决群众求助400余次,找回遗失物品总价值约4.2万余元,成功找回走失儿童5名,获得锦旗7面、感谢信8封。
真诚服务“零投诉”。8月4日上午10时许,该局巡警大队执勤民警在北景区游客换乘中心开展武装巡逻时,接到游客刘某的报警求助,称其在换乘中心排队购票时随身携带的钱包被偷,民警仅用两个小时便将犯罪行为人奕某某当场抓获。8月7日下午,外地游客宋某特意定制了一封“特大号”感谢信送到白河森林公安局白山派出所,对森林公安机关热情服务,排忧解难,帮助寻回翡翠项链表示由衷感谢。该游客感激地说:“要不是森林公安,我的那条1万多元的项链就找不回来了,那条项链对我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真心谢谢你们。”白河森林公安局充分挖掘旅游警务内涵,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帮助游客解决小困难、小问题,提升森林公安旅游警务新形象。
连日来,长白山地区持续高温,在“烧烤”模式下,全局参战民警战高温、斗酷暑,坚守在岗位上,维持旅游治安秩序。其中一位民警说:“长白山的旅游高峰期一来,我们每天都后半夜睡觉,不到五点起床,但能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优质的旅游环境、得到群众的认可,我骄傲!”
他们相信自己多流一滴汗,群众的安全就能多一份保障。似火骄阳下,热浪滚滚中,车水马龙里,他们一直“在路上”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稿源:白河森林公安局 通讯员:张蔷)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