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吉林省大石头森林公安局接地气、听民声、获实情,打造全民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安全的良好氛围。多策并举打牢群众基础,大张旗鼓搞宣传,联动联查护资源,建成了警民联动的生态防控网络体系。
宣传工作先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大石头林业局辖区居民及安图县万宝镇、新合乡、永庆乡村民宣传“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使辖区居民进一步认识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呼吁广大群众自觉加入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形成全民共建保护生态资源,构筑坚实防控体系的良好氛围。生态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共张贴“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防控体系建设”主题海报500余张,发放传单6000余张,悬挂横幅50余幅。直观和明确的呼吁辖区居民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抵制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以多平台、覆盖广、高密度的宣传方式,重点突出“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防控体系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的核心主题,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联勤联动防护,确保水源地安全。该局森侦大队与水源地管理部门共建生态防控体系,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森林火灾防控、生态资源保护、违法犯罪打击方面的协作。在信息共享方面,双方在工作中发现的各类警情、环境遭受破坏的隐患苗头、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等信息,要及时向对方通报,促使对方提前做好准备,科学配置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在防控合作方面主要围绕六个方面进行协作:公安局和水源管理处工作人员组建巡逻管护队伍,采取日常步巡、视频巡逻、车辆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巡查防控,进一步提高见警率和管护率;巡逻管护队伍定期开展清山清套行动,全面清缴粘网、猎套、猎夹、电猫、毒饵等狩猎工具;水源地配合公安局对辖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核查登记,准确掌握“三情四网”动态状况;双方共同开展水源地环境治理,防止污水、废物、木耳菌袋等造成污染,水源管理处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问题整改和长效管护;公安局负责打击破坏水源、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违法犯罪,水源管理处做好日常防范、提供案件线索等方面支持;双方共同加强水源地的火灾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健全完善人防、技防、物防制度机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在合作方式上双方各自成立了水源地防控体系建设协调办公室,明确负责人,统筹、协调、推进水源地生态防控体系建设和防控合作内容落地见效。建立联络员制度,便于快速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相关信息和工作成绩,推进工作落实。遇有重大事件随时通报信息。通过双方协商,进一步扩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质效。
共商共建机制,形成有效保护。该局联合林业局各林场召开坐谈会,共商共建生态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各林场和公安机关就进一步加强林区资源整合、人员配置、协作配合开展深入探讨,达成了系列共识,形成“五个强化”的工作举措:强化协调配合,林场和林区派出所要树立大局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健全完善管护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切实保护好林区的生态资源; 强化巡逻查控,充分发挥林场护林组织和派出所的巡护作用,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巡山踏查工作,注重发现、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特别是要注意发现东北虎豹的踪迹; 强化案件打击,森侦大队和派出所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涉林涉猎涉地违法犯罪;林场工作人员要注意线索发现,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线索和其他支持; 强化宣传发动,派出所深入一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好林场广播、职工会议和微信工作群宣传,结合实际、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态环保和参与意识;强化防控基础,林场和林区派出所通力合作,开展缉枪治爆和狩猎人员大整治大排查,加强本地基础数据掌控,准确掌握山情林情人情动态信息。
通过采取大力宣传、联勤联动和交流合作等方式方法,形成了常态化资源管护机制和切实有效的督促监管制度,为进一步提升生态防控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稿源:大石头森林公安局 通讯员:郑慧利 张春媛)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